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护理前沿》 >> 护理前沿2023年6期 >> 探讨康复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护理前沿2023年6期

  • 学科:护理学
  • 刊期:旬刊
  • 收录:中国期刊网
  • 地区:北京市
  • 主管单位:山西医学期刊社
  • 主办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主编: 公孙丽
内容简介
《护理前沿》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95/R,国际刊号:ISSN 2095-7718。月刊。为山西省护理学会业务主办、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主管,山西医学期刊社主办,。主要报道护理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护理临床有指导作用的护理理论研究。

探讨康复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2023-10-26 06:10:09 护理前沿2023年6期 施佳烩
资料简介

摘要:

上海长征医院 上海 200003【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均处于急性发作期内,调查时间为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有30例,康复护理为前者采用方案,常规护理为后者采用方案,需比

探讨康复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施佳烩

上海长征医院  上海   200003

 【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均处于急性发作期内,调查时间为2020年12月2022年12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有30例,康复护理为前者采用方案,常护理为后者采用方案,需比较肺功能指标,检测血气指标,记录康复指标,统计康复有效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上述两项血气指标实施测定,均有差异,二氧化碳分压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氧分压在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各症状消失以及出院时间等均有差异,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康复有效率结果在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为96.67%、66.67%,P<0.05。结论 康复护理显著改善肺功能指标,对血氧状态的改善效果好,可快速稳定慢性支气管炎,缩短各急性症状发作时间,建议使用。

【关键词】急性发作期;康复护理;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多见于老年人,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疾病症状。急性加重期患者症状十分明显,呼吸严重受阻,摄氧量不足,致使患者病情快速恶化,甚至引发脏器衰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治疗主要以扩张支气管、祛痰、抗感染治疗方法为主,临床护理重点多,患者心理耐受度不高。临床多项研究认为,对于重症急性发作期的长期慢性病患者应该采取更加全面、完善的护理措施。基于此,我院对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2~56(40.5±5.8)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1~59(41.1±5.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1)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让其了解疾病,消除对该病的恐惧心理,告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促进疾病康复有重要作用,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内心想法,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做患者的倾听者,并为其实施耐心指导,采用音乐疗法、情绪转移法等,缓解患者负面情绪。(2)排痰护理:指导患者练习排痰方法,及时协助患者改变体位,配合叩击胸壁震动气道深吸气,进行有效咳嗽,帮助患者清理口腔。(3)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如慢跑、散步等,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锻炼,可牵拉、挤压患者的肺部,促进气体交换,经鼻用力吸气,屏气5S后,尽力呼出,15min/次,2-3次/d。(4)环境护理:控制室内温度(18-24℃)、湿度(50-60%)保持在合理范围,避免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保持病房开窗通风,尽量避免噪音、强光等刺激,每日定时打扫卫生,保持房间干净、卫生。(5)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呼吸道内湿润度,避免痰黏稠度增加,忌油腻、生冷、辛辣刺激等食物,忌烟酒。

1.3 观察指标

(1)肺功能:对患者护理前及护理1 周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 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进行检测。(2)血气指标,需在施护前后检测,检测工具为血气分析仪,不仅要观察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情况,还需关注氧分压变化情况。(3)康复指标,即统计退烧时间、止咳时间,还需记录气促消失时间、出院时间。(4)康复有效率。

1.4 统计学计算

t可检验血气指标等计量资料,X²可检验依从性等计数资料,在SPSS26.0中的表达方式分别为(±s)、(n/%),P<0.05,有差异。

2 结果

2.1 肺功能指标

护理后,观察组FEV1、FEV1/FVC、PEF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比较

组别(n=30)

FEV1(L)

FEV1/FVC(%)

PEF(L/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1.38±0.35

2.97±0.52

53.14±4.52

68.76±5.76

3.02±0.76

4.53±1.05

对照组

1.37±0.31

2.34±0.50

53.62±4.37

62.03±5.43

3.01±0.79

3.64±1.01

t

0.1142

6.3265

0.3743

4.8394

0.0527

2.8146

P

0.9000

0.0000

0.7152

0.0000

0.9517

0.0000

2.2 血气指标

施护后对上述两项血气指标实施测定,均有差异,二氧化碳分压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氧分压在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血气指标

组别(n=30)

二氧化碳分压(mmHg)

氧分压(mmHg)

施护前

施护后

施护前

施护后

观察组

49.07±3.11

39.12±2.97

75.43±3.96

97.35±2.01

对照组

49.74±3.68

43.67±2.30

75.12±3.03

91.08±2.69

t

0.6079

6.4683

0.3405

10.2270

P

0.5455

0.0000

0.7347

0.0000

2.3 康复指标

各症状消失以及出院时间等均有差异,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

表3 康复指标

组别(n=30)

退烧时间(d)

止咳时间(d)

气促消失时间(d)

出院时间(d)

观察组

1.28±0.31

3.02±0.51

2.46±0.66

6.56±1.20

对照组

2.79±0.65

4.74±1.27

4.02±1.23

8.69±1.04

t

11.7886

6.6045

6.1224

7.1458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4 康复有效率

康复有效率结果在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为96.67%、66.67%,P<0.05。

表4 康复有效率

组别(n=30)

无效(n/%)

好转(n/%)

显效(n/%)

有效率(n/%)

观察组

1(3.33)

7(23.33)

22(66.67)

29(96.67)

对照组

8(26.67)

9(30.00)

13(43.33)

22(66.67)




6.4132

P




0.0116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患病原因包括遗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过敏及气候变异等,严重者可引起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可以是病毒、细菌或是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严重时会引起其他肺部疾病。目前,常规护理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所以需给予患者更细致的康复护理。经过大量研究可以发现,进行康复护理,达到的效果更为显著。针对发病的原因对患者实施心理健康护理、生理护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复发次数,同时可缓解病程的进展。

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应用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护理后,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 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上述两项血气指标实施测定,均有差异,二氧化碳分压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氧分压在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各症状消失以及出院时间等均有差异,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康复有效率结果在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为96.67%、66.67%,P<0.05。即康复护理可缩短康复进程,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护理有效性。该病出现后气道不适感较强,常有痰液淤积的问题,此时需保持病房空气流通,严格调控室内温湿度,可达到气道湿化的效果,经辅助排出气道内分泌物,可保持气道通畅度,能规避感染事件,减轻气道不适感,快速缓解咳嗽等问题。让患者自由发泄情绪,能提高不良心理问题排解效果,缩短慢性支气管炎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能减轻慢性支气管炎相关症状,使患者迅速度过急性发作期,有效性高。

 

 

参考文献

[1] 常静.中医护理干预改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医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江西中医药,2023,54(1):50-52.

[2] 樊高伟.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模式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2,46(2):230-232.

[3] 吴菊红.精细化护理在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24):49,53.

[4] 田凤姣.中西医特色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中的临床疗效[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1,31(1):125-126.

[5] 吴菊红.整体护理在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4):146-147.探讨康复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施佳烩

上海长征医院  上海   200003

 

【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均处于急性发作期内,调查时间为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有30例,康复护理为前者采用方案,常规护理为后者采用方案,需比较肺功能指标,检测血气指标,记录康复指标,统计康复有效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上述两项血气指标实施测定,均有差异,二氧化碳分压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氧分压在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各症状消失以及出院时间等均有差异,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康复有效率结果在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为96.67%、66.67%,P<0.05。结论 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肺功能指标,对血氧状态的改善效果好,可快速稳定慢性支气管炎,缩短各急性症状发作时间,建议使用。

【关键词】急性发作期;康复护理;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多见于老年人,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疾病症状。急性加重期患者症状十分明显,呼吸严重受阻,摄氧量不足,致使患者病情快速恶化,甚至引发脏器衰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治疗主要以扩张支气管、祛痰、抗感染治疗方法为主,临床护理重点多,患者心理耐受度不高。临床多项研究认为,对于重症急性发作期的长期慢性病患者应该采取更加全面、完善的护理措施。基于此,我院对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2~56(40.5±5.8)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1~59(41.1±5.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1)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让其了解疾病,消除对该病的恐惧心理,告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促进疾病康复有重要作用,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内心想法,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做患者的倾听者,并为其实施耐心指导,采用音乐疗法、情绪转移法等,缓解患者负面情绪。(2)排痰护理:指导患者练习排痰方法,及时协助患者改变体位,配合叩击胸壁震动气道深吸气,进行有效咳嗽,帮助患者清理口腔。(3)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如慢跑、散步等,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锻炼,可牵拉、挤压患者的肺部,促进气体交换,经鼻用力吸气,屏气5S后,尽力呼出,15min/次,2-3次/d。(4)环境护理:控制室内温度(18-24℃)、湿度(50-60%)保持在合理范围,避免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保持病房开窗通风,尽量避免噪音、强光等刺激,每日定时打扫卫生,保持房间干净、卫生。(5)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呼吸道内湿润度,避免痰黏稠度增加,忌油腻、生冷、辛辣刺激等食物,忌烟酒。

1.3 观察指标

(1)肺功能:对患者护理前及护理1 周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 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进行检测。(2)血气指标,需在施护前后检测,检测工具为血气分析仪,不仅要观察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情况,还需关注氧分压变化情况。(3)康复指标,即统计退烧时间、止咳时间,还需记录气促消失时间、出院时间。(4)康复有效率。

1.4 统计学计算

t可检验血气指标等计量资料,X²可检验依从性等计数资料,在SPSS26.0中的表达方式分别为(±s)、(n/%),P<0.05,有差异。

2 结果

2.1 肺功能指标

护理后,观察组FEV1、FEV1/FVC、PEF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比较

组别(n=30)

FEV1(L)

FEV1/FVC(%)

PEF(L/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1.38±0.35

2.97±0.52

53.14±4.52

68.76±5.76

3.02±0.76

4.53±1.05

对照组

1.37±0.31

2.34±0.50

53.62±4.37

62.03±5.43

3.01±0.79

3.64±1.01

t

0.1142

6.3265

0.3743

4.8394

0.0527

2.8146

P

0.9000

0.0000

0.7152

0.0000

0.9517

0.0000

2.2 血气指标

施护后对上述两项血气指标实施测定,均有差异,二氧化碳分压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氧分压在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血气指标

组别(n=30)

二氧化碳分压(mmHg)

氧分压(mmHg)

施护前

施护后

施护前

施护后

观察组

49.07±3.11

39.12±2.97

75.43±3.96

97.35±2.01

对照组

49.74±3.68

43.67±2.30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