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当代教育家》 >> 当代教育家2023年1期 >> “双减”背景下家园共育推进幼小衔接的策略研究

当代教育家2023年1期

  • 学科:教育学
  • 刊期:月刊
  • 收录:中国期刊网
  • 地区:上海市
  • 主管单位:济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济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 主编: 李明新
内容简介
《当代教育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纯教育G4类期刊,突出反映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思路、新特点。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旨在推广教育新理论、新经验,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深入推动素质教育。

“双减”背景下家园共育推进幼小衔接的策略研究

2023-06-13 08:06:47 当代教育家2023年1期 许一君
资料简介

摘要: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家园幼儿园摘要:“双减”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实践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比幼儿和小学的不同、分析家园共育中的问题和难点、以及分析幼小衔接下的教育指导要点、家园配合促进幼小衔接的的重点等阐述了在家园共育中幼儿劳动习惯的养成。关键词:双减;

“双减”背景下家园共育推进幼小衔接的策略研究

许一君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家园幼儿园

摘要:“双减”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实践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比幼儿和小学的不同、分析家园共育中的问题和难点、以及分析幼小衔接下的教育指导要点、家园配合促进幼小衔接的的重点等阐述了在家园共育中幼儿劳动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双减;幼小衔接;家园共育

一、对比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做好入学准备

(一)学习方式的变化

幼儿园的学习方式是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在做做、玩玩中积累经验,所学的知识是周围的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而小学有严格的课程标准,教师要按教育教学计划严格试试,教学方法虽然也力求直观性,趣味性,但是较少采用游戏等方式,而以谈话法、练习法、指导法等为主。

(二)学习时间的变化

幼儿园每天上午有1小时左右的集体教学时间,其它全是游戏、劳动、生活时间,小学每天有3-4小时的集体教学时间,较幼儿园多出3倍。幼儿园的孩子,白天可以在园内午睡两个小时左右,小学的孩子,中午一般没有午睡。幼儿园中孩子上课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由于年龄原因,注意力几种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而小学一节课需要45分钟,需要孩子有较强的专注力。

(三)课程的变化

幼儿园课程是综合性的,小学课程则以分科为主。幼儿园课程将和领域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以主题方式呈现,小学则设有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自然、体育与健身、唱游、美术、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等学科,还有各类兴趣活动和探究活动等。

(四)教学方法的变化

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以游戏为主,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小学则以课堂教学为主,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探究、讨论、表达等方式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所以入学准备要让孩子从游戏中学习逐渐过渡到探究式学习,同时培养目标感、生活环境的变化 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所以要去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注意力。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相比较,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着较大的区别,这是由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目标以及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决定的。

二、了解入学准备要点,科学做好衔接

(一)身心准备,激发幼儿对上小学的向往,对小学充满向往,有上小学的愿望,是幼儿开启小学学习生活的情感动力,也是重要的入学心理准备;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具备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有助于幼儿积极适应小学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

(二)生活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幼儿较快适应小学的作息和生活。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幼儿做好入学后学习和生活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具备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幼儿适应新环境,避免发生危险和伤害。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社会准备,有良好的交往和合作能力有助于幼儿入学后结交新朋友、认识新老师,逐步适应小学新的人际关系。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各项活动规则,有利于幼儿入学后积极遵守小学的规则,较快的融入新集体。培养幼儿对集体的热爱有助于幼儿适应班级和学校的环境,初步建立对集体、家乡和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学习准备,好奇心是终身学习的原动力,尊重幼儿好问的天性,有助于幼儿对周围世界保持持续探究欲望,不怕困难,积极主动学习,培养专注力、坚持性、计划性等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幼儿入学后更好胜任新的学习任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幼儿喜欢学习、爱上学习、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幼儿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有助于入学后适应不同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

三、家园共同配合,完善家园共育机制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家长要不断丰富科学育儿知识,不断提高家庭教育能力,配合幼儿园做好防止纠正“小学化”倾向相关要求,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家长需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增强自身的教育信心,在思想观念中正视并认可家校共育。

(二)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天性,遵循幼儿教育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激发孩子广泛兴趣、形成良好个性品质作为培养孩子的主要目标。

(三)拥有良好教育心态

家长要摒弃用分数衡量孩子的思想,淡化分数观念,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对待孩子的成长,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攀比,更不能拔苗助长,要多采用鼓励和赏识教育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富有个性地成长。

(四)实施“爱与陪伴”的家庭教育

家长要分出时间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让孩子在与家长的互动游戏中获得锻炼、体验成功、发展情感、提高能力,保证孩子每天在家有不少于1个小时的游戏和户外活动时间,保证每天有半小时的亲子阅读时间。

四、家园统一思想,实现家园共育

每一个教师和家长在“双减”政策推出后,都需要认知到自己的职责,幼儿园教育在于“教”,家庭教育在于“养”。除此之外,幼儿园还要充分发挥家校合作中对家庭教育的重要引导作用,帮助家长凝心专注于家庭教育应有的担当。为了教育好孩子,双方应该主动进行沟通,交换教育观念、教育方案和做法,老师与家长统一思想:“从育分到育人”,达成教育共识,“双剑合璧”双管齐下,共育孩子。其次,从家园、家校沟通与互动的途径与方式来看,积极探索多种有效形式。具体而言,主要包括:

(一)召开家长会

通过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如何适应小学生活,例如,开展关于幼儿倾听能力和专注能力养成、自我服务、身体锻炼等习惯养成的系列专项讲座。同时,向家长推荐一些适合幼小衔接的书籍,帮助他们正确的辅导幼儿,如在入学准备中如何具体的施行,怎样调节心态,怎样规划一日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等,在书籍中帮助幼儿和家长顺利进入新的人生阶段。

(二)举办幼小衔接讲座

通过家长学校定期向家长宣传幼儿园大班幼儿入学准备的目标与指导要点,引导家长转变观念,与家长达成共识,避免“小学化”倾向。通过开展幼小衔接知识讲座,让家长知道幼小衔接的重要性,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以及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完成,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独自解决问题,养成不怕困难、勇于尝试的好品质;愿意与与同伴友好交往、相互合作,具备良好的社会性等,转变家长育儿的观念,从而实现幼小衔接的顺利过渡。

(三)增进家园沟通与联系

创新家园沟通与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包括每周“一对一”沟通,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传播给家长,从而有利于教育的一致性和一惯性。此外,我们在平时要注意及时观察幼儿在幼儿园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并及时的反馈给家长,请家长将幼儿在家中的情况与老师及时的沟通,以达成家园的教育共识,实现家园双向互动,深入交流,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作者简介:许一君,女,汉族,北京,幼儿园高级教师,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家园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