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时代教育》 >> 时代教育2022年12期 >> 印度独立后农民运动嬗变

时代教育2022年12期

  • 学科:教育学
  • 刊期:半月刊
  • 收录:中国期刊网
  • 地区:四川省
  • 主管单位:成都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成都传媒集团
  • 主编: 张静
内容简介
《时代教育》主要以各类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中小学校教师及研究生,教育科研工作者等读者为对象,旨在提供一个发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科研论文的平台。本刊主要发表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校管理、后勤与科研管理、研究生学术初探、考试探讨等学术论文来稿以及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印度独立后农民运动嬗变

2023-05-29 04:05:04 时代教育2022年12期 邓致妍 王玺茜 钟子琪
资料简介

摘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000摘要:2020年12月至今,印度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农民占领了通往首都新德里的大部分交通要塞,与警方发生武力冲突,严重影响了印度社会稳定。本文从印度历史上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着手,具体分析了2020年末农民运动爆发的原因、社会背景和幕后推手,展望2024年印度大选

印度独立后农民运动嬗变

邓致妍 王玺茜 钟子琪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2020年12月至今,印度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农民占领了通往首都新德里的大部分交通要塞,与警方发生武力冲突,严重影响了印度社会稳定。本文从印度历史上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着手,具体分析了2020年末农民运动爆发的原因、社会背景和幕后推手,展望2024年印度大选形势。《2020农产品贸易和交易(促进和便利)法案》《2020农民(授权和保护)价格保证协议和农业服务法案》及《2020基本商品修正法案》(简称“农民三法”)的颁发是此次农民运动的导火索,本就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印度农民难以接受政府对其 “议价权”和其他权益的剥夺;民粹主义抬头,政府推行“印度教民族主义”使锡克教农民被主流意识形态排挤;旁遮普邦本土政党阿卡利党进行了周密的领导,加强了农民运动的组织性与持续性。如何继续推行农业改革成为印人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关键词:“农民三法”;农民运动;阿卡利党

 

农民群体一直是印度社会人口数量最多的社会阶层之一。在印度历史上,为了反抗压迫和剥削,印度农民曾发起了一系列斗争运动。在印度独立运动中,农民甚至成为了民族运动不可或缺的一股社会力量。自1947年印度获得自治领地位后,农民成为了最大的选民群体,但是农民的社会地位并没有随之提升,因而自1951年印度第一次中央立法会议选举后,印度农民运动仍然此起彼伏。爆发于2020年末至2021年初的印度农民运动更是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农民运动背后不乏相关印度政党的推动。为了厘清印度农民运动与印度政党的关系,本文将对印度历史上两大农民运动以及2020年末农民运动的背景、爆发原因、领导政党进行解读,最后探讨2020年末印度农民运动对印度国内局势的影响,展望2024年印度大选结果。

 

一、印度两大农民运动与印度无产阶级政党

印度独立后,受苏联“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影响,印度早期的农民运动主要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且随着无产阶级政党内部的多次分裂不断发展。1964年,印度共产党决定支持国大党,主张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派独立为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此为印度共产党党内第一次分裂。1967年,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极端一派指导了纳萨尔巴里农民武装斗争,并独立为印度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至此,印共、印共(马)和印共(马列)成为了无产阶级政党右翼、中左翼和极左翼代表。由此可看,印度两大农民运动——特伦甘纳农民斗争和纳萨尔巴里农民武装斗争与印度无产阶级政党斗争息息相关。

(一)特伦甘纳农民斗争与印度共产党

由于印度南部海德拉巴地区主贵族对农民经年累月的严重剥削以及农业大萧条,1946年7月,由拉贾西瓦拉·拉奥领导的安德拉共产党在特伦甘纳地区领导了一场持续时间长达五年的农民起义。这场农民起义既是农民改变自身境况的无奈之举,也是印度共产党达成其政治目标的路径之一。

印度独立后,由于苏联对于印度政府态度不明朗,莫斯科方面没有对印度共产主义运动进行指导,因此印度共产党在意识形态上处于混乱状态。印度共产党总书记拉纳迪夫拥护苏联,认为国大党同意移交政权实际上是对民族资产阶级和英帝国主义的妥协,认为这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利益的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上层与英帝妥协,目的是阻止革命深入发展,移交政权是英国保存自己势力的狡猾手法”,并拒绝加入自治领政府。

在特伦甘纳农民斗争的过程中,印共解放了众多村落,建立人民武装力量、人民政府与人民法院。由此,安得拉邦的共产党成功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但特伦甘纳农民斗争未能成功保持这种良好发展态势,开始逐步衰落。在特伦甘纳加入印度联邦后,印共内部对于是否继续武装斗争这一问题产生分歧,由于莫斯科方面的干涉,安德拉共产党掌局的态势也发生变化。最后,印共通过商议决定停止特伦甘纳斗争,宣布放下武器,特伦甘纳农民斗争得以结束。

(二)纳萨尔巴里农民武装斗争与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1967年,印度西孟加拉邦纳萨尔巴里爆发了农民起义。该年3月,在印共(马)区委会的领导下,西孟加拉邦大吉林县西里吉里约两万名农民进行起义并控制了纳萨尔巴里地区,最后此次武装斗争在7月底被镇压。

从当时印共(马)的党内情况分析,印共(马)党内在斗争战略上产生了分歧。印共(马)成立不久,党内产生了一批极端派立场的干部,他们对于中央把党的活动局限于现行体制内的合法斗争表示不满,认为印共(马)的革命策略转向了修正主义方向。双方因发展路线差异争端不断,党内矛盾进一步激化。在西孟加拉邦联合政府上台执政的同时,印共(马)的激进分子也在纳萨尔巴里等地召集农民,并组建村落委员会,为纳萨尔巴里武装斗争打下基础。此外,如马宗达和桑亚尔等年轻一代革命者渴望尽快在党内掌握实权,试图通过革命运动提高党内地位。

在印共(马)的斗争战略分歧与党内权力斗争的作用下,纳萨尔巴里农民武装斗争成为了印度史上斗争形式最激烈且影响最大的农民运动之一。此后,印共(马)的极端派分子成立了印度的第三个共产党,即印共(马列)。纳萨尔巴里农民武装斗争被政党斗争所推动,最后又重新作用于政党发展。

 

二、2020年末印度农民运动与印度阿卡利党

随着印度社会不断发展,印度农民的斗争运动已不再局限于印度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斗争重心也从民族解放转移到提升农民社会地位、争取农民经济权益上。2020年9月20日,印度联邦院通过了《2020农产品贸易和交易(促进和便利)法案》《2020农民(授权和保护)价格保证协议和农业服务法案》及《2020基本商品修正法案》(以下简称“农民三法”)。高举锡克民族主义大旗的地方政党阿卡利党以此次“农民三法”颁布为契机,煽动农民情绪,在2020年末印度农民运动扮演了重要角色,试图为在下一次大选中成为旁遮普邦执政党争取更多舆论支持。

(一)导火索——“农民三法”

在“农民三法”颁布初期,印度政府方面强调,这三项改革法案意在放松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管制,让市场在农产品交易中发挥更多的作用,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收入。总的看来,“农业三法”废除了“中间人”制度,允许农民自由出售农产品;农产品价格由市场自由决定;允许企业自由储备农产品。然纵观印度自1957年之后农业政策,政府一贯实施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此前在价格支持和各项农业补贴政策的保护下,相当于政府设置了最低价格保护;此外再通过集中收购,农民的利益得到维护。“农业三法”的颁布无疑意味着另一种形式上取消价格支持政策和补贴,将农民直接置于市场调控这一双无形的“大手”之中。失去了最低价格保护和各项补贴等优惠政策对于长期处于社会压榨中心的农民来说不啻晴天霹雳,基于以上考虑,农民们揭竿而起,以北印度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以及北方邦等几个农业大省为首,开启了浩浩荡荡的“上京运动”。从2020年12月开始,印度全国各地的农民开始自发组织大规模示威抗议活动,甚至在1月26日国庆日当天一度“占领”了印度国家象征之一的德里红堡,于是便出现了阅兵仪式上浩浩荡荡的拖拉机队伍。随后,农民们后撤到德里周边的多个高速公路路口拦截交通,生活做饭并长期驻扎。 

(二)幕后推手——阿卡利党

本次农民运动当中首先揭竿而起的农民来自北印度的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北方邦。这几个邦均是水利条件较为优越、有较好农业基础的邦,是印度重要且人口稠密的农业邦,其中旁遮普邦更是有着“印度粮仓”的美誉。当地最主要的邦政党是印度锡克地主和工商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教合一的阿卡利党,锡克人的民族主义运动在印度独立前后一直都与阿卡利党息息相关。早在1956年尼赫鲁政府进行语言邦改组时,旁遮普邦当地政党阿卡利党就曾多次组织当地农民向政府施压,其中不乏武装冲突。此后数十年间,该政党也多次向政府索要锡克教徒特权以及自治权,鼓吹分离主义,深刻影响旁遮普当地局势。

从1967年开始,阿卡利党开始断断续续地在旁遮普议会选举中取胜,多次短暂成为旁遮普邦的执政党;但大多数时候旁遮普邦的邦政府仍然由国家级政党印人党或者国大党交替组建,这无形中给了渴望自治的阿卡利党莫大压力。在1978年第六届大选中,英·甘地政府因实行紧急状态首次在大选中惨败,阿卡利党在人民院选举中与人民党等联合组成多数,组建了新政府,阿卡利党第一次在中央立法会议中获得了联合执政党的地位。然而,在组建旁遮普邦后,锡克教徒中有许多人加入了国大党,在即将到来的1980年邦立法会议选举中阿卡利党能否获得邦执政党地位又成了悬念。在中央政府大选惨败、国大党首次黯然淡出执政舞台的这个关键节点,阿卡利党抓住机会,在1978年10月阿卡利党工作委员会会议中通过了“四十五点要求” ,其中呼吁“旁遮普邦拥有除国防、外交、货币和交通以外的一切权力” ,俨然将自己视作独立初期中央政府所要拉拢的众多“占山为王”的土邦,明确向中央表明了锡克人的政治野心。也是由此开始,阿卡利党继续不断进行着历史悠久的分离运动,始终为争取旁遮普邦的“自治”和锡克教徒的独立政权而反复奔走。在本次邦选举中,能否击败上届邦执政党印人党、成为旁遮普邦执政党并进一步为维护锡克教徒宗教权益、争取自治,显然成为阿卡利党的工作重点之一。而本次“农业三法”的颁布,无疑给了阿卡利党一个极好的借口,煽动农民反抗情绪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打击印人党的威望和统治,为大选中赢得关键席位打下政治基础。

(三)主流意识形态——印度教民族主义

莫迪政府自2014年执政起便大刀阔斧进行经济改革,提出“印度制造”等一系列旨在振兴印度经济的计划,但是2019年第一个任期结束时,印度经济并没有取得亮眼成绩,反而持续低迷。为了挽回颓势,印度人民党大力鼓吹印度教民族主义(Hindu Nationalism),煽动民众情绪,最后凭借印度教教徒的支持赢得连任。印度教民族主义是一股以“印度教特性”为核心的保守思潮,印度教民族主义支持者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属于印度教徒的国家。

印度教民族主义是典型的教派主义。20世纪80年代,印度人民党更是凭借“印度教特性”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印人党的前身是印度人民同盟,印度人民同盟是国民志愿服务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成立的政党,因此印人党和国民志愿服务团(The 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简称RSS)是密不可分的,印人党甚至被公认为“RSS家族”的一员。国民志愿服务团是印度最具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之一,成立于印度教教派主义横行的马哈拉施特拉邦,一直都是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坚定拥护者。此外,印度教民族主义作为印度人民党右翼进行民粹主义动员的思想基础,是印度人民党赢得政治优势的有力武器,因此印度人民党一贯有支持印度教民族主义的传统。在瓦杰帕伊当政时期,印人党首次以执政党姿态以国家政权形式实践印度教民族主义。2014年大选以来,莫迪政府更是将印度教民族主义作为印度主流意识形态常态化,实行教派主义,对内实行“印度教至上”政策,排挤非印度教群体;对外强调“帮助印度在全球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在国际政治中扮演领导者角色。在“农业三法”刺激下,代表锡克教群体利益的阿卡利党组织信奉锡克教的农民前往新德里示威,向政府施加压力。此次农民运动,不止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与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之间的矛盾,也是印度教和锡克教之间的矛盾。

 

 

三、结语

 

毫无疑问,2020年末印度农民运动给莫迪政府制造了巨大压力,但是对2024年印度大选的影响有限。首先,印人党的主要领导人莫迪及其团队宣传与动员能力极强,通过社交媒体等传播工具将莫迪塑造成充满魅力的领导人,所以莫迪的支持率在印度国内一骑绝尘。从2014年和2019年大选的情况来看,莫迪的选票主要来自于城市的中产阶级、印度教教徒和年轻一代,而农民阶层向来是其竞争对手国大党的目标人群;此外,印人党在地方的基本盘足够大,2019年大选中印人党在北方邦、古吉拉特邦等十二个邦成为执政党,因而,这场发起者为旁遮普邦农民群体的抗议运动对莫迪和印人党选票的影响十分有限。其次,印人党的主要对手——国大党积弱已久,国大党在全国的支持率远远落后于印人党。因此,在2024年大选中,印人党“一党独大”的局面应该不会发生改变。

农业改革是莫迪政府进行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莫迪政府绝不会轻易放弃,所以尽管莫迪政府在去年11月承诺会废除“农业三法”,但是“农业三法”现在仍在北方邦、瓦拉纳西等多地试行。平衡农民与市场的关系是莫迪政府顺利推进农业改革的关键,“农业三法”的实施能够开放印度农业市场却不能保障农民这一弱势群体在自由市场中的经济利益。如果莫迪政府继续罔顾农民利益,强行推进农业改革,2020年末农民运动恐怕会再度上演,国大党、阿卡利党等政党也能借此发难,政党间斗争持续升温,再次影响印度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