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教学与研究》 >> 教学与研究2023年2期 >> 双减背景下如何推进初中减负增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与研究2023年2期

  • 学科:教育学
  • 刊期:半月刊
  • 收录:中国期刊网
  • 地区:北京市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 主编: 张桂婷
内容简介
《教学与研究》创刊于1953年,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是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教学与研究》(教研版)办刊宗旨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服务,同时发表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教学与研究》(学术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读者对象是高校、各级党校、各类成人院校的理论课教师,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工作者,以及广大一线中小学、幼儿园各学科教师

双减背景下如何推进初中减负增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2023-06-13 06:06:55 教学与研究2023年2期 吴凤明
资料简介

摘要: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恩城中学529400摘要:“双减”政策的出台,既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以及校外补习负担,让学生轻装上阵,也是为了转变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单向教学的落后认知,并通过课前合理细分教学难点、课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后个性化定制作业等方式优化教学模式,为初中数学课

双减背景下如何推进初中减负增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吴凤明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恩城中学    529400

摘要:“双减”政策的出台,既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以及校外补习负担,让学生轻装上阵,也是为了转变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单向教学的落后认知,并通过课前合理细分教学难点、课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后个性化定制作业等方式优化教学模式,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

关键词:双减;初中数学;减负增效

随着新课改时代的到来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早已不只是课堂教学中被动接受的一方,而教师们也不再只是单方面地灌输知识点,而变得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个性,采取更富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方法进行教学。为了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主动学习,“双减”政策应运而生。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这都是一次新的尝试,如何衡量“减负”与“增效”的平衡,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难题。

一、课前准备实现减负增效

(一)引导学生养成预习习惯

作为一门重视逻辑、抽象性强的学科,对许多学生而言数学就像一堵难以跨越的墙壁,学起来十分困难。在减负增效的情境下,要想确实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就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讲学,而是应当在课前就做好预习工作,避免出现听不懂、不理解的情况。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面对此前从未接触过的未知数、合并同类项、移项等知识点,如果不做任何课前预习,很可能会发生无法理解新知识点,或是理解出现偏差的情况,而相较有事先预习的学生,没有预习的学生会更难进入状态,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还可能出现根基没打牢、落差加大导致掉队的情况,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必要性。此外,预习作为“双减”环境下教育的一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激发好奇心与思考,让他们对课堂教学产生期待。需要注意的是,预习只需起到类似大纲的作用,对知识点及脉络简洁梳理即可,目的是对内容产生初步印象以便接下来的学习,不应太过深入而使学生徒增压力。

(二)用心进行课前准备,细分教学计划

除了学生,教师也要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做好事前准备,也就是备课。备课是为了梳理课程内容的脉络、细分教学计划和目标,是为了更直观易懂的为学生们呈现知识点,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成果。备课的作用不容小觑,它不仅能让教师在课前对内容的逻辑性进行整理优化,还能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分配。这个过程中教师既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认识,还能使教学计划的框架变得更加完整,这些准备无一例外都会有效增加教学的效率。比如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学习中,通过与之前的几何图形的内容进行联系,引入平行与相交的概念,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吸收新的知识点。教师应履行引导者的责任,把控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用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将之联系起来,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还需要关注学生对课程的吸收情况,并在接下来的备课中进行调整。

二、改善课堂教学以实现减负增效

(一)用理论武装实践,用实践强化理论

数学是重视运用的学科,这意味着只是听人授课是不足以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由于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初中生在接受理论知识时很容易产生倦怠厌烦的心理,又因为难以在脑内形成鲜明的印象,如何学好数学一直让诸多学生困扰。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数学课应该要打破过去单向教学的传统模式,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的内容时,让学生运用剪纸的方法亲手制作轴对称的图案,不仅能加深对垂直平分线的理解,未来在面对类似问题时也能以此当作参考。同时,由于人类大脑的思维活动与实践活动密切相连,制作过程中还会触发学生的思考,当他们逐渐找到轴对称图案的认知规律时,就会下意识的去确认它,去思考“为什么”。这时,教师也要进行恰当的引导,避免让学生的思维钻进死胡同。

(二)模拟趣味情境,鼓励良性竞争

为了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易于理解,教师可以采取将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手法,也就是虚拟情景的再现。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的时候,就可以模拟一个学生给手机充话费的情境,借由扮演让他们认知通话时长与话费余额间的函数关系,进而引出函数图像的绘制及正比例函数等知识。为了让学生产生代入感,情境的创设要尽量贴近生活,最好是能与当代的初中生共鸣的话题,这是考虑到兴趣对激发学习热情有着显著的影响。为了增强对抗性,则可以适当增加互动或是竞争的环节,比如分组举办做题接力竞赛,用时最短的小组能赢得奖励等。良性的竞争能够激发学生的斗志,让他们更投入其中,使枯燥的学习过程也变得更富有意义;而情境互动能够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相关的内容时,通过与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进行比对,比如金字塔塔面的三角形、双杠的两条平行线等,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对象,使知识点更易于掌握。

三、重视课后巩固以减负增效

(一)个性化定制作业,重质不重量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中,必须通过大量做题来掌握知识点,然而这却成为了学生沉重的负担,不仅降低了学习效率,还大大磨损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产生逆反心理。作为“减负”策略的一大要点,减轻作业负担最直接的表现,便是作业量的明显减少。为了让学生能从减少的作业量中收获比之前更多的学习成果,首要的便是重视作业布置的内容。对于已经掌握的基础性内容,应当将其从作业中移除,避免造成无意义的时间浪费。布置作业的关键之一,在于意义要大于形式,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有足够的理解,这样才能知道哪部分内容还需要巩固与补充。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力、成绩进行分组,并以此布置不同深度与内容的作业。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的时候,对那些知识点掌握还不够牢固的学生,题目就应该指向对定理的认知,比如给出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让他们判断是否属于直角三角形,以此让他们掌握勾股定理的两大关键:“直角三角形”以及“两直角边边长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而对那些已经熟练掌握知识点的学生,则要布置更复杂深刻的题目,避免因题目简单而让这部分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需要注意的是,哪怕只有一道题,只要能弥补学生的短板它就有意义,在“减负”环境下,质才是关键,要保障作业的质,就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

(二)制作错题集锦,化错误为经验

有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古今中外,人们对失败的重视不亚于成功,这是因为成功会掩盖问题,失败却会暴露问题。作为学生,在考试或是作业中做错题十分常见,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好错题的价值。首先是善用订正,订正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改正错误答案,而在于重新演算推理时补正知识点的盲区。为了确实地掌握要点,订正时不应擦去错误答案,而是应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将正确过程写在空白处,再将其写到单独的笔记本中,每隔一段时间就再做一遍原题,直到真正掌握其数学原理。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章节时,如果没有完整掌握两者的概念,在判断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时就容易弄错,但如果能将错题以及解题思路收录进笔记,再次陷入疑问时就能很快回忆起该怎么做,最终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

结语

“双减”政策的提出,无疑是我国现代教育理念的一次重要突破,是为了培养多样化的人才、使初中数学教育趋向合理化的有效尝试。通过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层面,本文对初中数学减负增效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广大教师减负增效的研究提供些许视点。

参考文献:

[1]王陈."双减"政策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1):66-68.

[2]高靓.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路径探析[J].考试周刊,2023(8):43-47.

[3]张钰.控量减负创新增效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