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教学与研究》 >> 教学与研究2023年10期 >> 基于数字技术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现状研析

教学与研究2023年10期

  • 学科:
  • 刊期:
  • 收录:
  • 地区: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 主编:
内容简介

基于数字技术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现状研析

2023-09-27 03:09:53 教学与研究2023年10期 宋卫红
资料简介

摘要: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文化馆276100)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情感与智慧的历史结晶,也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发展契机。信息时代已经到来,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创新发展就要紧跟数字化浪潮,利用数字技

基于数字技术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现状研析

宋卫红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文化馆2761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情感与智慧的历史结晶,也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发展契机。信息时代已经到来,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创新发展就要紧跟数字化浪潮,利用数字技术充分挖掘优秀文化价值,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但数字技术并不是有利无害,需要理性看待利用数字技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这一手段。

关键词:数字技术;非遗;保护与传承

引言

“非遗”一般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源自民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一直流传至今。非遗这个“DNA”是一个民族最稳定的文化遗产,也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区别标志。非遗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想、情感和智慧,是文化和精神的传承。非遗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活动性,它是一种生产或生活方式,很难被完整地记录和传播,导致传播效果不一。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它的便捷性、交互性、沉浸感和无限可能性,促使了它成为弘扬与保存中国非遗民俗文化的最有力手段。通过利用数字化的方法,人们就能够把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转变成可共享、可再生的艺术形式,并从全新的角度加以诠释,从全新的方法加以保护,并从全新的角度加以再利用,以此实现对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保存。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各地在保护非遗领域的发展水平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我国各地也应进一步提高对非遗保存与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利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升对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整体效率,提高对传播与沟通交流工作的整体效率,从而谋求达到更加好的保护效果。本文将着力探讨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的非遗保护与宣传研究的最新课题。

一、数字技术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一)传播者规模扩大

随着数字技术迅速发展,传播方式也出现了变化,由以往的摄影、采访、录音等常规手段,到了现代的立体拍摄、全息摄影、动作拍摄、三维模型等新兴传播方式,非遗传承艺术的保存与传播也就不再受传统地理性与即时性的束缚了,它能够通过更为高效的传播手段被传递开来。毋庸置疑,新的大数据科技给文化非遗的保存、传播与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让我们可以更容易的处理大数据,同时掌握更多的文化信息。而随着"低门槛化"和全民传播的新融媒时代的到来,普通用户已经变成了社交媒介信息的主要创作者与传播者,这种传播者规模的扩大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将会迎来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

(二)内容储存技术更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活跃的文化形式,其特征在于其生动、实时和跨越地域。它们的种类繁多,拥有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内涵,所以,人们在保存和传播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应当针对数据的特殊性能,采用相应的科技手段。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来获取数据,人们能够更加充分地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同时这种数据也能够在较长的历史时期里得以有效保存,从而防止了信息的腐败和损毁,为未来的科学研究与开发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保障。而通过运用现代数据科学技术,人们也可以更加合理地保存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信息科技的发达,非遗艺术的保存与传播也达到了重大进展。目前,保存与传播非遗的手段还有立体拍摄、全息摄影、数码照相和动作拍摄等。

(三)传播媒介衍变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对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作内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主流媒体,在数字科技的驱动下,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呈现出核链式的传播模式。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民众对推广内容需求的积极性很高,非遗也不例外。以往的影视推广手段,如发行广告、宣传单等,尽管能够向消费者传递信息,但因为没有准确确定的消费者人群,导致影视推广的宣传效果不理想。由于Web二点零社交媒介的广泛应用,视频推广者可利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介工具建立官方账号,与目标观众进行即时交流,收集意见。目标观众可自觉地点赞、点评、转载,给推广带来强大信息助力,进而有效定位潜在观众,从而产生核心影响力,大幅增强宣传效应。社交媒介的普遍性、可视听性和互动性促使非遗传播在虚拟空间中显得更为具象化,让受众有更多的参与机会。

(四)传播受众变迁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信息繁多且杂乱,使得受众难以获取全部内容。因此,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地接收信息。然而,社交媒体的互动性使得受众不仅可以主动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而且还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影响信息的传播。在融合媒体时代,非遗传承、观看和消费的用户群体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主体意识更加强烈,对于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也更加积极,他们不仅浏览和吸收内容,还会主动参与其中,从而推动非遗传承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网络传播媒体正在取代传统的媒体,它们拥有更加便捷的信息交流渠道,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内容生成和传播,从而使受众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并且可以获得及时的反馈,从而使得受众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通过激励、鼓励和支持,用户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将非遗文化的精髓融入日常的生活,从而促进其传承与发展。

(五)传播效果提升

每种传播方式都遵守了特定的传播程序,而非遗的保护和传播也不例外。同时由于数字科技的蓬勃发展,传播过程中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也促使非遗保护和传播工作越来越易于进行。宣传成效可以从传播力、引导力、社会影响力和可信度这几个角度来评价,同时它们也是宣传过程中成败的关键因素。指媒介的传播力就是它们可以传播的讯息的广泛性和准确性,并且它们还能够更高效的传递给目标对象。而引领力则是指媒介可以引领大众的舆论,并且它们还可以让大众的社会意识、认知、决策和行为。“渠道烙印”则是媒体对用户的改变能力,它们能够帮助媒体更好地理解和传播信息,从而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公信力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权威性。通过评估非遗传播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传播能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三个方面来衡量。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播媒介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微博、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非遗的传播方式已经从视频、直播、动画等形式转变为更加便捷的形式。随着数字IT的发展,如动作捕捉、三维建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它们已经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相比传统媒体,数字媒体具有更多的便利性、交互性、沉浸感以及跨越时空的特点,使得它们的传播能力、影响力和公信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二、数字技术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弊端

(一)数字技术传播忽视受众定位, 信息到达率低

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因此,在采用信息技术作为传播媒介时,应当充分考虑它们的特性,以突出它们的精髓。由于受众的多样性,他们的文化背景也会存在差异,因此他们对于所接收的信息也会存在着差别。随着科技的发展,受众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收信息,而是拥有自主性、能动性,这使得非遗的有效传播变得极其困难且复杂。为了更加准确地将信息传达给受众,我们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受众划分成不同的群体,这些群体既包括单一的个体,也包括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人群。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应该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通过改进传播渠道来促进其有效传播。这样,我们就能够将传统资源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途径。

(二)数字技术使人过度依赖, 丢失文化感知能力

互联网为人们赋予了更高效便捷的媒介使用权,这大大缓解了“知识沟”“信息贫困”带来的经济差异,同时也造成了很多负面思想的产生,包括网络暴力以及网上造谣的泛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对人类造成的冲击不能忽略,不过对于数字化非遗保存和传播领域,人们还是需要用理性的心态来对待。过分依靠数码技术容易让人们丢掉了非遗保护和弘扬的本意,也会降低人们对历史的认知水平,进而阻碍了人们对非遗的继承与开发。由于数码技术的发达,很多古老的技艺已经被数码视频所代替。例如,在要拍摄荣昌陶器的完整制作流程前,一台摄像机就可以安装在传承人的工作台上,并且可以实时地进行拍照和录像。然而,由于缺乏实际的参与,这些传统的手艺很难真正被传承者所理解和掌握。尽管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可以让人们看到三维立体的景象,但它们仍然无法模仿真实世界的感官体验。使用这些技术可以提供一定的便捷性,但是它们却缺乏最重要的感官体验。因此,我们应该避免过分依赖这些技术,从而忽略了人类本身拥有的最珍贵的感官能力。

(三)数字技术赋权大众, 内容生产质量堪忧

社交媒介给了每个网民自由传播的权力,每一个网民都能够发言,因此社交媒介也激励着越来越多人积极参与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播中的活动制作。而随着"知识沟"的出现,社交媒介也给每一个网友创造了一个可以自由发表的平台,使其更有条件地积极参与到了非遗的保护与传播活动当中。但是,因为"低俗化"的出现,用户的思想表达质量深受干扰,有时甚至产生了品质低下的文化内容创作,这既损害了他们的语言权利,也严重破坏了优秀的文化内容创造者的声誉。虽然很多艺人都致力于把无遗的文化内容创作扩散开来,但还是出现了一些恶意的作品,他们试图通过商业手段来获取关注和流量,从而破坏了非遗的原本价值和精神。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它为大众创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是我们也应该牢记,在获取和使用这些先进技术的同时,要坚守传统文化的底线,不违反法律法规,不侵犯版权,不低俗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让它永远流传下去。

三、基于数字技术的非遗保护与传承路径

(一)建立完善的传承人保护机制

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责任,因为它和其他遗产有着根本的差异。这些古老文明必须依赖于个人、群体中的某些领域和空间得以生存下去,是"活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存和传播少数民族文明,人们需要积极采取行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继承,并通过代代相传。但一旦传人失踪,这部分传承也就消失。而由于时代的迅速变化,继承链条的断裂已变成了一个必然的后果,而且也将在瞬息之间消失。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精神,就只有通过口头的传承与实践,才能让这种文化遗产的表达形式得以延续,并且在不断的演变和进步中,最终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来阻止“传承”的中断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例如,传统舞蹈“八仙灯”,

“八仙灯”是一种民间传统舞蹈,它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都是为适应农村特点而产生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是山东省民间艺术之林里的奇葩。形式取材于神话,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是神灵的化身,是中国汉民族道教文化的一个家喻户晓的代表人物。人亡艺绝的现状是制约传统舞蹈“八仙灯”发展的重要因素,“八仙灯”已不再是人们娱乐的唯一手段,存世的艺人越来越少,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八仙灯”,让这种民间舞蹈形式得以传承、发展。 近年来县级保护单位对传统舞蹈“八仙灯”作了多次发掘、抢救的工作,并于2008——2009年以农民汇演的形式让此传统舞蹈重现于世。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动态传承和静态保存相结合

随着数字技术迅速发展,传播方式也出现了变化,由以往的摄影、采访、录音等常规手段,到了现代的立体拍摄、全息摄影、动作拍摄、三维模型等新兴传播方式,非遗传承艺术的保存与传播也就不再受传统地理性与即时性的束缚了,它能够通过更为高效的传播手段被传递开来。毋庸置疑,新的大数据科技给文化非遗的保存、传播与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让我们可以更容易的处理大数据,同时掌握更多的文化信息。而随着"低门槛化"和全民传播的新融媒时代的到来,普通用户已经变成了社交媒介信息的主要创作者与传播者,这种传播者规模的扩大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非遗保护的核心在于其具备的无形、持久、可持续的特征,因此,无论采取何种保护措施,只要能够确保其可持续发展,都应该被视为一种合理的选择。而“非遗”则可以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型,来实现这一目标。为了促进代表性传承人的发展,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更加自主地进行生产,并且能够将这些经验转化成具有本土特色的产品。同时,我们也应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演出、比赛、展览、互动,来推广这些传统的文化,并且在全社会中树立起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确认识和尊重的榜样。通过实施“活态”政策和措施,我们鼓励将代表性传承人的作品纳入政府礼品采购清单,并优先考虑采购。此外,我们还会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完整地保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转化为文字、图片或其他形式的可视听资料。

结束语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将会迎来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体现了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思想、情感和智慧。我国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渊源。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在当今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找到更多的方法来解决不同地区的非遗保护和传承问题。数字技术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它来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学评估的三个标准[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7, 9(1): 137-139.

[2]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2): 49-55.

[3] 喻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讨[J].国际新闻界,2003(2): 5-11.

[4] 宋俊华,王明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文化遗产,2015(6): 1-9,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