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邓州市人民医院 河南 邓州474150【摘要】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分组。对照组中30例患者接受常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中30例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糖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护邓州市人民医院 河南 邓州474150
【摘要】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分组。对照组中30例患者接受常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中30例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糖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护理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护理前后血糖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质量和护理依从性,使护理效果更加理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个体化护理;血糖;生活质量;依从性
糖尿病属于发病率水平颇高的一种疾病,在我国目前该病的发病率水平已经查过10%,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节奏和饮食方式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水平呈现持续性升高的态势,且患者年龄结构也不断年轻化[1]。本文目的在于,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分组。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1型糖尿病9例,2型糖尿病21例;糖尿病史1-16年,平均(7.73±0.68)年;肾衰竭病史1-17个月,平均(4.54±0.61)个月;年龄46-77岁,平均(61.50±2.86)岁。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1型糖尿病7例,2型糖尿病33例;糖尿病史1-18年,平均(7.51±0.84)年;肾衰竭病史1-14个月,平均(4.27±0.59)个月;年龄49-74岁,平均(61.32±2.67)岁。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糖尿病护理,宣教疾病/治疗知识,嘱患者积极配合;监测生命体征;结合情绪变化,实施心理疏导;给予饮食、用药、运动方面的指导,加强血糖监测。观察组:个体化护理干预: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询问身体情况,指导其充分放松心情,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关注患者认知,根据其实际认知程度,加强健康教育和指导,将糖尿病肾病相关知识向其进行介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相关规定,与患者之间进行有效交谈,转移其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 询问患者感受及要求,通过适当方式,转移注意力。监测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及时发现不良情况并采取对症措施予以处理。向患者说明治疗的注意事项,叮嘱其要保证睡眠时间充足。根据身体情况,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使免疫力、抵抗力增强。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尽可能多的情感支持,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加强血糖监测,如果血糖出现大幅度波动,则需要每小时进行一次监测,血糖稳定者,可改为每两小时进行一次监测。根据个人口味制定个体化饮食干预计划,要对病情、体质量、体质指数、日常运动情况给予综合考量,保证糖类、脂肪、蛋白质三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均衡,新鲜蔬菜要适当摄入,含糖高水果的摄入量要进行严格控制,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方法
1.3.1 护理前后血糖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
① 血糖指标:餐后两小时血糖、空腹血糖;
② 生活质量:以SF-36量表评价,最高100分,分数高生活质量高[2]。
1.3.2 护理依从性。
不依从:完全拒绝任何护理和治疗,且劝说无果;基本依从:只能够接护理和治疗,但偶尔会有拒绝情况发生,劝说后可配合;完全依从:完全配合治疗和护理,且大幅度积极、主动,无抗拒情况。
1.4 数据处理方法
选择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和计量资料进行X2和t检验,以[n(%)]和()表示。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血糖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血糖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
2.2 护理依从性
观察组较高,组间P<0.05。见表2。
表2 护理依从性[n(%)]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血液透析属于维持该类患者生存时间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治疗时间时间较长,不适感、负面情绪会随即出现,对于该类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个体化护理属于针对性较强的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够针对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实际发生的问题,制订针对性的系统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提高护理的依从性和生存质量,使病情得到更好控制[3]。本研究说明,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质量和护理依从性,使护理效果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1] 陈良英. 非热康谱治疗仪联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 ,2021,34(1):155-156.
[2] 楚莹莹. 持续性质量改进技术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及对导管不良事件和患者压力水平的影响[J]. 临床医药实践 ,2020,29(4):296-299.
[3] 王月霞, 高丽媚. 优质护理和 PDCA 持续质量改进计划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的控制效果[J].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6):17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