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医师在线》 >> 医师在线2023年11期 >> 为什么要重视小儿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医师在线2023年11期

  • 学科:
  • 刊期:
  • 收录:
  • 地区: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 主编:
内容简介

为什么要重视小儿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2024-07-09 09:07:34 医师在线2023年11期 郭燕
资料简介

摘要:

滦州市中医医院063700手术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地方,身着白大褂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令人眼花缭乱的手术仪器,冰冷而肃穆。而在手术室中,有一群特殊的病人需要得到额外的照料和护理,那就是小儿手术患者。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为什么小儿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为什么要重视小儿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郭燕

滦州市中医医院  063700

手术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地方,身着白大褂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令人眼花缭乱的手术仪器,冰冷而肃穆。而在手术室中,有一群特殊的病人需要得到额外的照料和护理,那就是小儿手术患者。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为什么小儿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如此重要?

(一)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发展,护理学已经由传统的护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模式转变发展,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心理护理在手术护理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取得成功,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医护人员对应急事件的处理水平也成为一项重要因素。这也求手术室对护理工作进行不断的革新,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这是每位医护人员的责任。

(二)小儿的生理及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对世界的认知程度有限,尤其当需要面对手术室全新且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医护人员、种类繁杂的医疗设备、滴答作响的机器声时,非常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从而引发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不利于手术正常进行的身体状况。且小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对环境的应激反应比较大,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质量,医护人员们就需要“临危受命”,加强对小儿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对小儿患者进行心理指导,保证其最佳的心理状态来配合手术治疗。

二、小儿手术患者未接受心理护理会产生什么不良反应?

小儿患者进入手术室,面对戴着白色口罩、白色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和陌生的手术台,往往容易出现不安、恐惧、焦躁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肾上腺素升高,引发血压升高、出冷汗、心悸、面色苍白等症状,且患儿恐惧感油然而生后很难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甚至通过哭闹企图逃离手术室避免手术,导致手术不能顺利进行或不能达到最佳手术治疗效果。

三、如何对小儿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呢?

对小儿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要求医护人员了解小儿的心理年龄发育特征,根据规律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术前准备:1、根据小儿患者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医院应为其准备色彩鲜艳的童话病房,护士的衣服避免纯白,应采用粉色或淡蓝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儿的恐惧与紧张,增添亲切温暖的感觉。2、患儿在陌生的环境下对父母等亲属的依赖感更甚,医护人员应多于患儿家属沟通,了解其喜好、性格特点,并观察其心理状况和情绪变化,让父母对患儿进行心里沟通,逐渐增强其对环境的安全感,消除手术心理压力。3、医护人员应经常到患儿病房进行巡视,主动与患儿沟通,在术前建立起良好的关心和心理信任,针对患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与之进行有趣的互动,这样有助于分散患儿的注意力。4、在病房及走廊处张贴有关手术知识的卡通手抄报、宣传插画,播放手术相关的科普动画片等,既能缓解患儿对陌生环境的畏惧情绪,增添趣味性和亲切感,也能提升家长对手术及病情的认知,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儿的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5、术前进行细致耐心的巡视工作,对患儿的耐受能力和麻醉风险进行评估,与患儿家属进行充分良好的沟通,为其解答手术和疾病的相关问题。

(2)术中心理护理:进入手术室时小儿患者的恐惧心理达到顶峰,能否让患儿顺利进入手术室是关键。此时医护人员应保持仪表亲和,语言温和,主动增进与患儿的沟通,以其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在谈话中鼓励他,努力营造出轻松、温馨、愉快的氛围,同时辅以适当的肢体抚慰,让患儿感受到如有亲人陪伴在旁的安全感,归于平静的状态。若在打针时出现疼痛需要告诉患儿这是正常现象,并鼓励患儿是个勇敢的孩子,手术后会建议老师选其当班长。切忌哄骗患儿一点都不疼,当手术出现疼痛时患儿会认为医护人员欺骗了它,丧失信任,从而引发哭闹、不安,拒绝配合手术。在对小儿患者进行麻醉是,可酌情让其父母陪伴身边,缓解其焦虑情绪,如有必要可以在术前或术中对患儿使用芬太尼、咪达唑仑和可乐定。患儿长期与父母在一起,术后应及时安排父母陪伴在其身边,避免患儿苏醒后因不见亲人而产生哭闹。

(3)术后心理护理:1、小儿患者苏醒后常会出现躁动的现象,疼痛刺激是诱发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小儿患者由于年纪较小,对于疼痛的忍耐能力比较低下,而导尿管、静脉输液导管、气管插管等都是在患儿麻醉见效后不知情下才进行插入操作,待麻醉苏醒后,患者道管处或手术伤口处会出现一些局部疼痛,导致患儿产生不耐受、不适应的情况,增进其术后烦躁心理,若不及时安抚其躁动情绪和短期内出现的知觉改变、意识障碍,患儿会出现肢体乱动、哭闹的行为,严重者还会拔除输尿管、器官导管、输液管等,导致心率加剧、氧气耗费量增加,引发意外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且对小儿患者的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若在术前不当使用拮抗药物会导致患儿术后苏醒躁动的几率增加,尤其是使用拮抗药物将处于较深度麻醉状态的患儿进行催醒,使患儿深感不适,出现严重的躁动,因此医护人员应尽量等待患儿自然苏醒后在对其使用拮抗药物。2、医护人员在手术结束后应及时到病房对小儿患者进行看望,对他在手术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表达对其的关心。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其陪护患儿,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药、饮食以及下床锻炼恢复,减少其手术后的不适症状,促进其康复进程。3、在患儿手术结束后将其安排进入特定病房,安排专人护士对其进行护理,轻抚患儿的额头及耳周,提升其安全感。在拔除患儿身上的导管后,可在保证其安全的情况下接触约束带,避免患儿因约束而产生的强烈反抗心理。

四、总结

手术室的一扇门将手术室内外分隔成了两个世界,门里面的世界是小儿患者们最害怕的地方,同时也是无数家庭希望和奇迹诞生的地方。相较于成年人,对小儿手术患者采取更为人性化的心理护理更为重要。结合小儿手术患者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缺乏自我抑制能力等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并进行耐心、温柔的劝导,积极与其进行沟通,通过为其讲故事、做游戏等容易为患儿所接受的方式,告诉其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和手术治疗的好处,有效消除其恐惧、孤独、紧张的心理,获得其信任感和亲切感,守护其幼小的心灵,引导其配合医护人员,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总而言之,面对小儿手术患者,医护人员应当始终怀揣一颗慈母般的爱心,一切工作以更好的治疗患儿帮其顺利康复为目的,用温暖的话语、体贴的行为安抚患儿、影响患儿,培养其勇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