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系统医学》 >> 系统医学2023年10期 >>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

系统医学2023年10期

  • 学科:
  • 刊期:
  • 收录:
  • 地区: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 主编:
内容简介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

2024-12-25 05:12:26 系统医学2023年10期 邹映红
资料简介

摘要:

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检验技师 上海200062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现象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对应预防措施。方法:此次实验共选取76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根据溶血情况进行随机分组,均为38例患者,对照组为非溶血,观察组为溶血,对两组实际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

邹映红

 

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副主任检验技师  上海200062

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现象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对应预防措施。方法:此次实验共选取76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根据溶血情况进行随机分组,均为38例患者,对照组为非溶血,观察组为溶血,对两组实际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实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清蛋白、三酰甘油、血尿酸、 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水平呈现出(P>0.05)。而胆红素、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天冬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葡萄糖、肌酸激酶、K+、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等指标水平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对生化检验结果的正确性造成较大影响,对此还需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最大程度降低溶血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溶血现象;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预防对策

引言:生化检验结果可为各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但临床经验来看,溶血现象会直接影响到生化检验中各指标的正确性,干扰医生的判断,所以还需及时采取措施予以预防与规避。本文主要探讨了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对象均为院内进行生化检验的患者,时间在2021年5月~2022年4月区间,受到后期对比工作所需,可将其进行分组,在此过程中应当遵循随机性原则,需确保各组成员符合均等性特点。所有患者年龄均在61~77岁区间,对照组与观察组男女人数、平均年龄分别为22、16例(67.54±2.75)岁与20、18例(66.28±3.59)岁。将其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呈现出(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检验前均需提前8小时禁食禁水,次日清晨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4毫升,并将其分别注入两支试管中,并做好标记工作。其中对照组加入肝素抗凝处理,并进行离心操作,均在常温环境下完成,具体参数为每分钟3000r,3分钟。观察组采取就快速震荡的方式达到溶血目的,同样进行离心处理,参数与对照组相同。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均应用相同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保证检验精确性,还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展开各项操作,以试剂盒说明书为参照标准,单项指标检测次数均不少于3次[1]。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生化检验结果,包括清蛋白、三酰甘油、血尿酸、 肌酐、尿素氮、胆红素、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天冬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葡萄糖、肌酸激酶、K+、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等指标,并做好相应对比工作。

1.4 统计学处理

需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此在本次研究中选取SPSS22.0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全面收集整个研究过程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过程中分别使用“t”“X2”对计量及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反之则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通过检验结果来看,两组患者清蛋白、三酰甘油、血尿酸、 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水平经对比相对较为均衡(P>0.05)。而胆红素、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天冬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葡萄糖、肌酸激酶、K+、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等指标水平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值见表1。

表格1两组患者生化检验结果比较(n=38),(`x±s)

image.pngimage.png

3 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来看,溶血现象会直接影响到生化检验结果,分析后可见,患者自身以及外部因素均可能会导致溶血现象,以至于检验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不能为后期治疗工作提供精确数据信息,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实际治疗效果,引发不良事件。对此还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首先在采集血液时,还应当保证操作手法的规范性,并严格秉承着无菌操作原则,所选用的采血器及采血管均需符合国家标准,并且轻拿轻放,避免震荡导致溶血;适当增加采集血量,以便于在出现溶血时备用,在检验期间血液样本被污染或者出现溶血现象时还需再次采集新鲜血液,以免影响检验结果;在运输与分类期间需保持血液标本时刻处于平稳状态,防止途中震荡,采集血液后可立即分离并放置恒温环境中,避免长时间存放,最晚检验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做好离心速度及时间控制工作,设置合理温度,以免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对于所应用的医疗器械应定期维修养护,确保检验数值的精确性,观察抗凝剂的颜色、质量,查看是否沉淀,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定期对医护人员展开相关知识培训,包括生化检验相关理论知识,各仪器设备操作技术以及溶血知识等,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切实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溶血对临床疾病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所造成的影响,以此促进其认知的提升,规范其操作行为,防止溶血现象的发生[2-3]。

综上所述,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现象会影响到部分检验结果,对此还需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从而确保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龙琼珍.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水平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18):153-155.

[2]刘海英,卢惠文,游红等.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观察分析[J].江西医药,2021,56(05):587-589.

[3]白雪晶.研究在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其检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情况[J].系统医学,2021,6(10):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