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中西医结合护理》 >> 中西医结合护理2023年6期 >> 循证护理对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质量的作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护理2023年6期

  • 学科:
  • 刊期:
  • 收录:
  • 地区: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 主编:
内容简介

循证护理对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质量的作用研究

2023-08-18 07:08:53 中西医结合护理2023年6期 张雨
资料简介

摘要:

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 033000摘要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01月-2022年0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髋关节评分(Harri

循证护理对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质量的作用研究

张雨

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    033000

摘要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01月-2022年0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髋关节评分(Harris)与疼痛强度(PPI)、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PI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循证护理;股骨粗隆间骨折;髋关节功能;护理满意度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骨科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粗隆部位因为血运较丰富,所以患者在发生骨折后,骨折的愈合率较高[1]。但是,在临床实际研究中显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大多为高龄人群,并且患者还会伴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基础类疾病等情况,这就会影响到骨折部位的愈合,同时,在骨折发生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这也会增加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2]。近些年,临床医学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与进步,临床护理服务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患者更加关注的是护理质量,而循证护理的应用,可促使整体护理过程更科学、全面、有针对性,也得到了临床大多患者的认可[3]。为此,本文中针对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现有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01月-2022年0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当中,男女比例为15:13,年龄均值(70.42±3.66)岁;研究组当中,男女比例为14:14;年龄均值(70.59±3.49)岁。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密切监测患者病情、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患者心率、呼吸、体温等数据,严格遵照医嘱进行输液、用药等对症治疗,以免患者出现休克。针对疼痛难以忍受的患者,可注射镇痛药物;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维持正确的体位。

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患者在入院之后,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观察,了解患者既往疾病史,针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制定有效的护理模式。(1)确定循证问题:创建循证护理小组,组内的成员应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展开调查,对以往患者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总结,其中主要包括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2)护理实践:①压疮:因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年龄比较大,患者身体机能各项指标均出现下降情况,同时还会伴有骨质疏松、基础类疾病等,导致患者骨折部位愈合较慢,需要长时间阿卧床休养,此种情况下,患者如护理不当,极易出现压疮,因此,相关护理人员应综合分析导致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压疮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皮肤受压所致,因为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就会影响到正常血液循环,再加上病房内温湿度不适宜,就会导致患者皮肤出现病变。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做提臀练习,协助患者定时翻身,确保皮肤的清洁,以免发生压疮。②感染:a泌尿系统感染:因为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养,所以会在患者体内留置导尿管,这种情况下患者极易出现尿的尿猪瘤等情况,继而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风险。因此,应指导患者提前进行床上排尿训练,促使患者能够习惯床上排尿,同时,在留置导尿管后,应指导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应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结石等疾病的发生率。b肺部感染:老年患者通常会出现呼吸系统功能减退等情况,在长期卧床的情况下,就会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此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出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主要是因为病房环境、细菌定植、细菌误吸以及胃液pH值降低等,这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此时,应展开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护理人员应定期开窗通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同时,确保口腔内清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扩胸运动等。③深静脉血栓: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而言,患者在临床接受治疗后,需要卧床休养一段时间,患者在疾病未痊愈之前,活动会受到明显的限制,因此患者下肢处于长期缺乏锻炼状态下,就会影响到正常的血运,继而导致血管堵塞、血流速度下降等问题的发生,也阻碍着毒素的代谢,极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如果患者同时存在血液黏稠、肥胖等情况,也会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因此,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患者应用抗血栓药物,并指导患者进行床上主动、被动下肢功能训练,加速血液循环,促使毒素能够快速代谢,快速恢复下肢正常功能。

1.3观察指标

(1)髋关节评分:采用Harris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疼痛强度:采用PPI评分,分值范围0-5分,分数越低,疼痛程度越轻。(2)对比护理满意度,应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3)对比并发症发生率。

1.4数据分析

此次实验的数据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给予整理与分析,用(n,%)表示计数资料,通过x2的方式给予检验,用(image.png) 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如果P<0.05,说明两组结果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Harris、PPI评分

护理前,两组Harris、PPI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P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image.png

2.2对比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92.86%,高于对照组71.43%,P<0.05,见表2。

image.png

2.3对比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中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3.57%,低于对照组21.43%,P<0.05,见表3。

image.png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经常发生在老年人群当中,不但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也比较长,患者在治疗到的各个阶段,均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4]。此种情况下,常规护理模式就很难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护理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所以,还应该加强护理干预的实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5-6]。

循证护理主要是在护理工作实施之前,护理人员结合临床经验、相关文献明确护理问题,谨慎完成护理操作,并对护理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计划,以患者为中心,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常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开展系统性、针对性的护理干预[7]。在实施循证护理期间,应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结合护理经验修改护理方案中不足,同时,还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来调整护理方案,可有效避免护理的盲目性,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利的依据,让整个护理过程有证可循[8-9]。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PI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此种护理模式更具有针对性,可有效预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消除影响疾病恢复的潜在因素,促使疾病能够快速恢复。

综上所述,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秋芳.循证护理在促进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中的作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3):338-341.

[2]仇小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5):360-361.

[3]何燕珠,葛琴,张文慧.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3):203-204.

[4]洪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6):151.

[5]李海燕.循证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青岛医药卫生,2020,52(4):314-316.

[6]刘海艳.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3):197-198.

[7]郑雪琴,周惠玲,任慧琳.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5):2841-2843,2850.

[8]陈诗晓,罗钊芹,麦贵梅,等.分析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1):152-153.

[9]马利霞.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9,20(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