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阳江江华医院广东 529931摘要:目的 观察放射影像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使用CT血管造影诊断对照组,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诊断研究组。对比两种诊断的阳性率,比较两组放射诊断费用。结果 比较两组的阳性检出率,研阳江江华医院 广东 529931
摘要:目的 观察放射影像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使用CT血管造影诊断对照组,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诊断研究组。对比两种诊断的阳性率,比较两组放射诊断费用。结果 比较两组的阳性检出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诊断费用,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诊断,可以提升阳性检出率,但费用高,因此需要合理选择诊断方式。
关键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放射影像;诊断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需要基于患者的准确诊断。目前,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两种主要的诊断方式。以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已被用于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但该检测方法成本较高。然而,随着CT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由于其价格低、对人体危害小的优点,医院也开始使用CT血管造影技术来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了观察哪种诊断方法更有效果,本次研究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21年6月-2022年6月,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范围25-45岁,男性、女性分别18例、12例,平均年龄(34.6±3.6)岁;研究组,年龄范围24-46岁,男性、女性分别17例、13例,平均年龄(35.6±3.8)岁。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纳入标准:(1)诊断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患者同意研究;(3)心理精神正常,可以很好的配合。排除标准:(1)患有癌症;(2)器官存在衰竭;(3)不能顺利沟通。
1.2方法
①使用CT血管造影技术用于对照组诊断。患者仰卧位,使用CT扫描仪扫描颅底至颅顶,并进行静脉造影。在患者肘部静脉注射80 mL非离子造影剂,注射速度控制在4mL/s,CT扫描应结合造影剂进行智能自动跟踪扫描。对扫描图像进行CTA图像处理,即减影颅骨和MIP重建。然后去掉患者的静脉窦和动脉窦。②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用于研究组诊断,对患者(脑动脉)内动脉、椎动脉开展二维造影,发现动脉瘤后进行三维成像,注射21mL造影剂,注射速度4 mL/s,收集患者动脉瘤造影图,进行图像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费用。
1.4数据处理方法
全部数据使用统计软件SPSS24.0处理,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分别采用卡方、t检验组间差异,P<0.05说明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对比两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阳性检出率
研究组,阳性检出28例、阴性2例;对照组,阳性检出24例、阴性6例。比较两组的阳性检出率,研究组92.0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40/50),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对比两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费用
治疗后,研究组的诊断费用(2052.3±200.5)元明显高于对照组(878.4±78.2)元,组间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为严重的头痛、恶心和呕吐。由于其高死亡率和致残率,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需要确认才能开始,不了解病因的患者将无法开始治疗。然而,对于患者的诊断时间,通常情况下越早越好。由于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接受治疗越早,身体恢复就越好,生存率就越高。结合患者的诊断结果,要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通过检验(检查)后,如果患者不存在动脉瘤,就不需要手术治疗,要选择保守治疗,但如果患者出现动脉瘤,就需要应用血管介入治疗方法,或选择手术切除动脉瘤。
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常用于诱发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血管造影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诊断技术,可以灵活旋转,患者在诊断过程中不会感到不舒服,从而为医生提供更完整的空间结构,有利于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随访治疗。然而,CT血管造影技术近年来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在小动脉瘤的诊断方面。诊断的阳性率较低。此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诊断成本较高,诊断过程中因手术容易导致患者动脉瘤破裂,会使患者病情加重。因此,危重性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患者往往不能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开展诊断,所以应用范围比较有限。
综上分析,对于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诊断,能够提升患者阳性检出率,但检测费用超过CT血管造影技术,因此对于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针对性的诊断方式。
参考文献:
[1]于龙.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放射影像诊断价值的相关研究[D].糖尿病天地,2019, 16(8): 113-113. .
[2]李进涛,苏丹,张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放射影像诊断价值分析[J].医药前沿,2019, 9(10): 17-18.
[3]龙海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放射影像诊断价值分析[D].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 16(10): 93-93, 96.
[4]夏正超.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放射影像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 33(25): 121-121, 124.
[5]唐富.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放射影像诊断的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2(8): 121-122.
[6]张志.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放射影像诊断价值分析[J]. 医药前沿,2019,9(1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