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教学与研究》 >> 教学与研究2023年12期 >> 基于“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与研究2023年12期

  • 学科:
  • 刊期:
  • 收录:
  • 地区: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 主编:
内容简介

基于“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2023-10-28 04:10:13 教学与研究2023年12期 袁彬
资料简介

摘要:

武城县老城镇镇北小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3304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双减”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是教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主要内容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最终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双减”背景下,我国的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样,在小

基于“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袁彬

武城县老城镇镇北小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3304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双减”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是教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主要内容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最终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双减”背景下,我国的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是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落实“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提高教学效率,带动学生发展。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双减”政策为教师指明了教学改革的方向,落实“双减”政策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以此来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及时分析并且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1]。

一、“双减”政策的实行对教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有何深刻意义

(一)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法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是认为知识点讲得越多越好,在这一种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就会使用“灌输式、填鸭式、包办式”等教学方法,不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机会,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这种枯燥、乏味、高压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既会失去学习兴趣,还会感到压力重重。而在“双减”政策实行之后,教师转变教学方法,从“一味地讲解知识点”变为“鼓励学生独立地探索学习”,从“注重学习成绩”变为“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知识”。由此可见,“双减”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和教育发展需求[2]。

(二)帮助学生做到减负减压

近些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如“逆反心理、自卑心理、情绪低落心理、焦虑心理”等,这些心理问题大部分是因为他们的学习压力很大,并且长时间都得不到疏解,进而逐渐演变并恶化为这些问题。同样,小学数学这一门课程的难度系数比较大,学生学习起来往往会感到比较吃力,尤其是对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而言,学习数学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压力非常大,负担非常重。在“双减”背景下,教师积极围绕“减负减压”这一个目标进行教学,积极地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放松身心、释放压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和压力,进而才可以让他们轻松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二、基于“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一)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教师在“双减”政策下丰富教学方式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有限的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掌握更多高效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要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落实新课标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始终铭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开展实践活动必须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小学生有自己的需求和兴趣爱好,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构建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师要坚持深入学习的理念,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知识,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在掌握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后,要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搜集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可以将较难理解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内容,帮助学生消化所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教学中渗透游戏元素,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和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3]。

在教学《运算律》这一章时,首先让学生明确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的运算步骤,其次学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运算规律的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竞赛类的活动。例如让小组与小组之间结伴,互相计算彼此出的问题,比一比哪组算得快且正确率高。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二)优化课堂提问,开展高效互动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同时也具有抽象性的特征。小学时期正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数学课堂作为学生的“开智”课堂,使学生建立起结构化数学思维体系,全面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活跃性,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环境与空间。提问互动环节在数学课堂中极为重要,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以教材知识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兴趣,找到二者的相交点,注重问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教学“圆柱和圆锥”一课时,笔者提问:“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区别是什么?”并让学生在众多图形中,指出目标图形包含的圆柱体底面个数,指出图中所有的侧面中有几个属于圆柱体,又有几个属于圆锥体,以提问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圆柱与圆锥基本特征的认知。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互动环节中来,以此提升数学课堂的活跃度,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思辨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充分领悟知识点,并在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结合生活情境,丰富教学实践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然而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如通过购物、旅行、运动等生活情境,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实际问题,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使其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师还要引入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动手解决问题,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旨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以塑造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

例如,教师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购物结账的实际情境演练。准备一些商品图片,告诉学生每件商品的价格,然后要求学生选购若干件商品并计算总价,如“顾客买了20.38元的蛋糕和35.4元的杧果,请计算总额”。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将抽象的商品价格转化为具体的实际支出,进而理解小数的意义。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购物情境,要求学生根据不同情况和条件,计算购物车中商品的总价、找零金额等,进一步巩固小数的运算能力。在购物结账的实际情境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动手解决,如“小明购买了3件商品,价格分别是0.25元、0.5元和0.75元,他付给收银员10元钱,请问他要找回多少零钱?”学生需要利用小数的运算方法找到答案。在实践探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加深学生对小数概念的理解。学生需要回顾实际情境中小数的应用情况,总结出小数表示的是不完整单位和部分数量的含义,进而深化对小数点作用和意义的理解。

结束语

总之,“双减”政策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教师应在此基础上,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以此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佘旭正.论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效的“三重奏”[J].新课程,2021(34):97.

[2]徐晓冬.减负增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文理导航(下旬),2021(05):40-41.

[3]丁绍美.关于减负增效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天津教育,2020(3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