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湖南省康复医院康复科 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功能康复训练联合间歇性导尿对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方法:抽选本院的80例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2年4月~2023年3月,按照先后入院的顺序将其分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前者实施间歇性导尿护理 湖南省康复医院康复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功能康复训练联合间歇性导尿对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方法:抽选本院的80例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2年4月~2023年3月,按照先后入院的顺序将其分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前者实施间歇性导尿护理,后者在间歇性导尿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的排尿情况、尿路感染率。结果:护理干预前,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排尿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排尿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功能康复训练联合间歇性导尿对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可以有效提高膀胱容量,减少尿失禁的发生和程度,改善尿频、尿急和尿潴留症状。
关键词:膀胱功能康复训练;间歇性导尿;卒中;神经源性膀胱
引言
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较多[1]。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膀胱容量减小、尿失禁、尿频、尿急和尿潴留等症状。这些症状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2]。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选取2022年4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有效研究,详细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抽选的是2022年4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研究主体,按照先后入院的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对照组40例,男女分别为20例,年龄范围33~75岁,平均(54±5.65)岁,病程14~30天,平均(22±3.35)天。研究组40例,男性为18例,女性为22例,年龄范围30~72岁,平均(51±4.23)岁,病程13~29天,平均(21±2.15)天。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可顺利开展接下来的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间歇性导尿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1)定期测量残余尿量:通过使用尿液计量器或B超检查来测量残余尿量,以评估患者的排尿情况。(2)间歇性导尿: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定期进行间歇性导尿,即通过导尿管将尿液排出膀胱。(3)导尿计划:制定定期导尿计划,根据患者的排尿需求和残余尿量进行调整。(4)监测尿液排出情况:注意监测导尿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如尿液颜色、气味、量和时间等变化。(5)皮肤护理:保持导尿部位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皮肤破损和感染。(6)维持水平体位:在进行导尿时,患者应维持平卧位,避免过度活动和变动体位,以确保导尿的准确性和安全性。(7)监测尿液输出量:定期记录患者的尿液输出量,以评估排尿效果和尿液产量的变化。
研究组在间歇性导尿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具体包括:(1)膀胱功能评估:进行详细的膀胱功能评估,包括排尿困难、排尿感觉异常、排尿时间延长、尿频等情况的记录和评估。(2)膀胱康复训练:与患者进行膀胱训练,包括推迟排尿时间、隔时排尿和尿液保持时间训练等方法。(3)生物反馈训练:使用生物反馈技术,通过监测膀胱肌肉收缩和尿液流动等生物信号,帮助患者感知和控制膀胱功能。(4)间歇性导尿:结合训练计划,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进行间歇性导尿,以确保膀胱排空。(5)监测膀胱功能变化:定期监测患者的膀胱功能变化和康复训练效果,包括排尿情况、残余尿量、尿液流速等参数,在必要时进行调整和优化训练计划。(6)心理支持: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膀胱功能障碍的心理影响,提高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1)排尿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24小时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以及24小时尿失禁次数。
(2)尿路感染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尿路感染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的研究数据均可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有效研究,其中,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 t 数据进行有效检验;计数资料均以n(%)表示,X2数据进行有效检验,且两组数据对比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排尿情况对比
护理干预前,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均尿失禁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均尿失禁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排尿情况对比(x±s)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患者尿路感染情况对比
表2尿路感染发生率对比n(%)
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碍。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训练改善膀胱肌肉力量、控制和容量,提高患者的尿液控制能力和生活质量[3]。间歇性导尿是另一种常用的护理手段,用于定期清空膀胱并预防尿液滞留。相关研究显示,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可以通过训练膀胱和盆底肌来增加膀胱容量,提高膀胱的功能。间歇性导尿可以减少尿液滞留,降低尿失禁的发生和程度[4]。依据上文数据得出,护理干预前,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排尿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排尿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膀胱功能康复训练与间歇性导尿结合应用于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3讨论
综上所述,膀胱功能康复训练联合间歇性导尿对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该联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膀胱容量,减少尿失禁的发生和程度,改善尿频、尿急和尿潴留症状。因此,推荐将膀胱功能康复训练与间歇性导尿结合应用于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治疗中。
参考文献
[1]叶育英,丘鸿凯,范思思.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28(02):85-87+96.
[2]刘莹,都模勤,黄升云等.间歇导尿技术联合膀胱功能锻炼在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J].颈腰痛杂志,2021,42(05):732-733.
[3]黄玉梅,曾连有,张敏玲.不同病因神经源性膀胱综合康复及间歇性导尿在其功能恢复中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14):32-36.
[4]王立童,靳丹,代永利.间歇导尿联合膀胱干扰电治疗脑卒中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J].沈阳医学院学报,2022,24(03):276-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