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呼吸内科 吉林 长春 130000【摘要】:目的:探究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01-01至2023-04-30间纳入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呼吸内科 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目的:探究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01-01至2023-04-30间纳入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体征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疗效,可推广。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全程优质护理;临床体征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为临床中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临床中多以静脉抗生素治疗、抗感染治疗、痰液引流、通气(呼吸)治疗等为主,并辅以相关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咳嗽、感染、胸痛等症状[1]。但传统护理模式不具备针对性,且难以实现最优护理结局,故文章探究、总结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2-01-01至2023-04-30间纳入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盲法,按照等比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5例,对照组男女比为17/18,年龄4-68(46.88±5.26)岁,按照病原学检测结果划分,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7例,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链球菌感染22例;观察组男女比为17/18,年龄3-65(47.32±5.64)岁,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5例,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链球菌感染25例,对比两组患者基础信息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生命体征监测,必要时吸痰;
观察组:给予全程优质护理,(1)体位引流,适当调整患者姿势,结合 X 线检查结果,遵医嘱予以患者肺部体位引流,确定痰液部位后,使用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可选择头低足高位体位,引流管口置于低处,引流 1 ~ 2 次/ d;(2)排痰与呼吸护理,痰液较多患者,叩背、翻身30-40min进行一次,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自主排痰困难者可遵医雾化吸入,选择与面部相符的面罩型号,实时监测患者有无发绀、缺氧症状;(3)对发热患者用退热贴、温水擦洗等方法退热;(4)遵医用药指导,根据患者药物禁忌,严控用药时间、频次、配伍,患儿20min巡查一次,观察其不良反应,并监督患儿是否存在因依从性差、哭闹而导致脱管、脱机、管道松动等不良事件,成人1h巡查一次,主要监测是否有呼吸不畅、心跳加快、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控制输液速度;(5)饮食干预,依据患者饮食喜好,给予高热、高蛋白、高钙、低钾、低盐、高维、半流质(或流质)食物,遵照少食多餐基本原则,辅以1-2L/d的标准饮水;(6)心理干预,对依从性差的患儿,利用观看动漫、影视剧、绘画绘本、故事书等方式,提高患者注意力,降低其抵抗心理,对于成年人,通过护患沟通,讲述疾病机理、药理、治疗必要性和优势,可适当宣导治疗成功案例,以提高其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体征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其中体征消失时间评估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以肺炎curb-65评分为主,0-1分为轻症,可出院,治疗显效,2分为继续留院观察,视为有效,≥3分无无效,需长期入院或ICU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主要评估脱管、穿刺血肿(出血)、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5.0软件。以、%形式描述计量、计数数据,行t、χ2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体征消失时间
观察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4.99±0.66<5.31±0.44)d、咳痰消失时间(3.22±0.25<3.65±0.37)d、发热消失时间(3.05±0.04<3.35±0.20)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20±0.22<4.37±0.18)d,均低于对照组,t=2.387/5.697/8.702/3.538,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7.14%),t=4.200 ,P<0.05。
2.3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71%<22.86%),t=22.86,P<0.05。
3.讨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指感染性肺实质炎症,患者在医院外罹患,或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患者新发咳嗽伴有痰或无痰,重者呼吸衰竭,发热>38℃,伴或不伴胸痛,肺部有湿性啰音,病死率较高,可达14%,为感染性疾病死亡的首位原因,主要致病原为流感嗜血菌、肺炎链球菌等[2]。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需在治疗期间给予适当护理干预,以保证通气治疗、抗感染治疗及其他对症治疗顺利进行。
葛秀荣,魏文婧,王丽娜[3],对高龄老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饮食护理、体征监测、吸氧、排痰、口腔护理等,提示能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与本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以为本次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本文中观察组患者体位吞咽护理+排痰与呼吸护理,能避免误吸,降低进食呛咳,助于始终保持呼吸道畅通,促进患者有效咳嗽,以此缓解胸闷憋喘症状;饮食干预和用药指导能保证临床用药效果,且逐步缩小病灶范围,提高患者机体能力;心理干预能及时舒缓不良情绪,故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结论:综上所述,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提升疗效,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毛昌立,莫丽兰,周微笑,等. "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应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5):860-862.
[2]刘媛,刘素彦,沈悦好. 时机理论下社区获得性肺炎伴Ⅰ型呼吸衰竭全程护理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21,18(2):99-103.
[3]葛秀荣,魏文婧,王丽娜. 高龄老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T特点及临床护理[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31(10):1695-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