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护理前沿》 >> 护理前沿2023年9期 >> 体位干预在预防妊高症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护理前沿2023年9期

  • 学科:
  • 刊期:
  • 收录:
  • 地区: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 主编:
内容简介

体位干预在预防妊高症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2023-09-20 03:09:30 护理前沿2023年9期 冯璐璐
资料简介

摘要:

无锡第八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214000【摘要】目的:评估妊高症产妇产后应用体位护理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医院在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接诊的68例妊高症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4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体位干预,将两组妊高症产妇的干预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下肢

体位干预在预防妊高症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冯璐璐

无锡第八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评估妊高症产妇产后应用体位护理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医院在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接诊的68例妊高症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4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体位干预,将两组妊高症产妇的干预效果对比。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3天与产后4天的血流峰速度和血流平均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高症产妇产后应用体位护理可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推广。

【关键词】妊高症;产妇护理;体位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

 

为探究将体位干预应用在妊高症产妇产后护理中,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本次研究从医院择取妊高症产妇68例开展调研。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选择医院收治的68例妊高症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体位干预)各为34例。对照组,年龄24岁至39岁,均值(31.04±3.15)岁;孕周时间37周至42周,均值(39.43±1.03)周。观察组,年龄24岁至39岁,均值(31.12±3.22)岁;孕周时间37周至42周,均值(39.15±1.22)周。两组妊高症产妇资料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产妇分娩后平躺,头部偏斜,并在2小时内进行心电图监测。帮助产妇2小时内翻身;产后12小时帮助产妇下床,在病房内走动等。

观察组,采用体位干预,产妇回到病房后,平躺2小时,将头转向一侧,用软垫垫高,小腿悬空。在产后2小时,护士要帮助产妇进行初期的被动性四肢运动,用一只手沿着小腿肌肉,从下往上做环状推拿,同时对大腿和腓肠肌进行揉搓,两条腿轮流进行,每次10分钟。产后2—4小时,产妇除了要进行被动运动外,每间隔1小时作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活动操,防止两条腿发生深度静脉血栓,引导产妇进行足踝背部伸展和趾曲,双足向内、向外伸展运动,每个运动8次,直到手术结束。产后4小时,让产妇自己在床上翻身,每天3—4次,每次20个,直到产妇能够再下床走路为止。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妊高症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2)统计两组妊高症产妇的产后3天、4天的血流峰速度和血流平均速度。应用迈瑞DC-70-Pro 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进行诊断。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妊高症产妇的数据资料,应用(%)表示计数资料(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血流峰速度和血流平均速度),差异分别应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

观察组,出现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4%;对照组,出现6例,发生率为17.65%。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观察组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X2=3.9813,P=0.0460<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血流峰速度和血流平均速度相比

如表1,观察组产后3天与产后4天的血流峰速度和血流平均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血流峰速度和血流平均速度相比 image.png


image.png

妊娠后期,产妇的血液中Ⅱ、Ⅴ、Ⅶ、Ⅷ等多种凝血因子的含量都会增加,在分娩过程中或者是在产褥期,这些凝血因子都会增加,所以就会出现高凝情况[1]。妊高症产妇的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高,而且其变形能力比较差,会导致体内的血液出现停滞,体内血流阻力增大,最终导致血压高凝。妊娠晚期产妇多会进行剖宫产,因为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受到了一些外伤或者是在静脉中进行输液,都会对静脉的血管壁产生伤害,导致血管内膜的破裂,导致血液凝固[2-3]。体位干预下,通过在产妇2小时的脚跟抬高,使产妇的腿部保持一定的高度,帮助产妇腿部静脉血液循环,避免血液在产妇的腿部的堵塞。通过对腿部的肌肉进行环状的推拿,可以让微脉管舒展开,让腿部的血液循环得到提升,减轻腿部的肌肉疼痛,让产妇能够更快地开始积极的活动和下床。通过多做些运动,加快下肢血流,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产后3天与产后4天的血流峰速度和血流平均速度更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主要是因为妊娠期间因为产妇在床上躺的时间比较长,活动量会有很大的降低,造成下肢静脉回流的速度变慢。产妇的管腔变窄,增加周边血液流动的阻力,造成了血管的损伤。妊娠期间有可能产生炎症介质和细胞毒素,引起血小板凝聚,增加血流阻力。对早期的体位活动进行干预,可以帮助加快肌肉收缩和血液回流,防止腿部静脉内的血液淤积,可以有效地降低炎症因子,从而有效地减轻静脉内的压力,改善静脉回流的通畅程度。3.讨论

综上所述,体位干预在预防妊高症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积极影响,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贾艳萍. 早期体位干预在预防妊高症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观察[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8):58.

[2] 杨红,韩慧慧. 早期体位干预对妊高症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血栓与止血学,2020,26(6):1025-1027.

[3] 乐凤君,金晶,张莹,等. 体位干预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22,37(20):3876-3878.

[4] 曹美丽. 早期体位活动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9,9(1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