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2期 >> 分析眼缺血综合征(OIS)的临床特征,提高此病发现率和诊断率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2期

  • 学科:临床医学
  • 刊期:半月刊
  • 收录:中国期刊网
  • 地区:北京市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主编: 吴明江
内容简介
1986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刊物之一, 2002年全面改版,彩色印刷。面向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以“传播医学信息,引领临床实践”为宗旨,及时报道中华医学会及其各专科分会、地方医学会的工作动态,以及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前沿进展,同时关注交叉、边缘、疑难医学话题和医学人文,致力于跨学科的交流与融合

分析眼缺血综合征(OIS)的临床特征,提高此病发现率和诊断率

2023-08-25 04:08:26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2期 付翠翠
资料简介

摘要:

大庆眼科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0【摘要】目的:本文对眼缺血综合征(OIS)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以达到提升该病的诊断效率。方法:从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我们选择了本院共40例(43眼)眼缺血综合征患者,所有病人都进行了眼底血管造影及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病人的临床数据,并对其临

分析眼缺血综合征(OIS)的临床特征,提高此病发现率和诊断率

付翠翠

大庆眼科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本文对眼缺血综合征(OIS)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以达到提升该病的诊断效率。方法:从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我们选择了本院共40例(43眼)眼缺血综合征患者,所有病人都进行了眼底血管造影及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病人的临床数据,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有眼缺血综合征的患者发病之后临床症状较为隐匿,患者一般集中在55-65岁之间,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占比相近,患者主要表现出一过性黑矇以及视力下降等症状,静脉扩张、动脉狭窄、视网膜中周部点状出血是患者主要的临床体征;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诊断,发现患者表现出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动静脉充盈时间差、不存在灌注区、血管壁着染、微血管瘤等;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较差,一般只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视力水平依旧无法得到有效改善。结果:眼缺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隐匿,临床医师对于此类患者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早期为患者实施治疗。

【关键词】眼缺血综合征;临床特征;诊断率

 

眼缺血综合征主要属于眼前后节段缺血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眼部灌注量低于正常值而导致的,一般是继发于颈动脉狭窄[1]。据临床调查显示,现阶段的眼科医生或者神经科医生对于眼缺血综合征的关注均比较少,因此对该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使得医生对眼缺血综合征有更加完善的了解意义重大。基于此,将在我越被确诊为眼缺血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实施眼底血管造影及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后,统计患者的临床发病特征,旨在提升该病的临床诊断效率以及诊断效率,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中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眼底血管造影及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诊断,均为眼缺血综合征患者,共计40例(43眼)。在本次实验开始前,已将实验流程、目的以及预期结果向我院伦理委员会上报,在医院伦理委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同意下展开本次实验。

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患有肿瘤疾病、慢性代谢性疾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等;(2)患者的精神状态出现异常情况,其认知功能以及交流功能出现显著障碍;(3)患者在研究实验开展中途离开。

1.2方法

询问病人的眼部病史,如发病时间,重点询问患者视力下降情况、一次性黑矇、畏光、眼眶周围疼痛等情况。为患者实施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诊断,使用德国海德堡眼底造影仪进行检查,记录患者眼底变化情况。当患者的病情确诊之后,随访6个月,观察病人的身体和视力变化情况。

1.3观察指标

①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如眼眶周围疼痛,短暂性黑蒙,视力下降等;②50%以上的颈动脉狭窄;③眼球局部缺血性病变;④荧光素眼底造影显示:循环时间不断延长,血管壁染色,不存在灌注区,微血管瘤等变化[2-3]。符合第1条和第2条的病人,就可以作为可疑的筛查,若有眼底荧光素造影检查的特点及眼底变化,可作出诊断。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3.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检验,如果检验结果发现p值在0.05以下,表示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分析研究对象构成比

在选取的研究对象中,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4.18±4.95)岁,其他资料如下表1所示:

表1:研究对象构成情况统计表

image.png
2.2分析研究对象临床症状和体征

患者主要表现出一过性黑矇以及视力下降等症状,静脉扩张、动脉狭窄、视网膜中周部点状出血是患者主要的临床体征。

2.3分析造影诊断结果以及预后情况

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诊断,发现患者表现出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动静脉充盈时间差、不存在灌注区、血管壁着染、微血管瘤等;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较差,一般只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视力水平依旧无法得到有效改善。

3讨论

眼缺血综合征属于慢性疾病,患者发病时各项临床症状较为隐匿,并且特异性较差,临床医师在诊断时容易忽略或者误诊。眼缺血综合征患者在患病后主要表现出一过性黑矇、视力模糊或者完全丧失,最常见的症状为视网膜栓子[4]。由于微栓子可以快速地穿过视网膜循环或扩散,因此在临床上发生情况较少,只有当微栓子经过视网膜时才会出现短暂的黑矇,而当栓子经过循环后,临床上的症状就会消失。一过性黑蒙的发病率很高,但是大多数人并不一定都是这样,大多数的眼缺血综合征患者就医都是由于视力下降或者是由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导致的眼睛胀痛。一些眼缺血综合征患者会由于继发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出现眼、眶周疼痛的症状。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根据检查结果对此类患者实施有效诊断。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很容易忽略眼睛缺血综合征患者早期发病症状,主要是由于对该病未完全了解掌握,寻找有效的治疗方式,加强早期诊断非常关键。

【参考文献】

[1]周卓华(综述),李红阳(审校),黄映湘(审校),等.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20(4):16-22.

[2]郭欣璐,高健生,接传红.中医药联合激光及手术治疗眼缺血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20(4):48-52.

[3]张强,申向辉,王辉,等.超声检查对眼缺血综合征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的评价作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0,37(5):445-448.

[4]王耶,伍建明,何军玲,等.外科治疗对合并缺血性眼病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眼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疗效评价[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21,23(6):45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