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系统医学》 >> 系统医学2023年3期 >> 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

系统医学2023年3期

  • 学科:临床医学
  • 刊期:旬刊
  • 收录:中国期刊网
  • 地区:北京市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 主编: 胡大一
内容简介
《系统医学》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比准,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国家级医学综合类刊物,与2015年7月创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CN: 10-1369/R,国际标准刊号: ISSN:2095-9693,中文,大16开,全国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全国各省市医疗、卫生、科研、管理的成果和进展以及新经验。

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

2023-06-09 12:06:48 系统医学2023年3期 廖山莹
资料简介

摘要:

四川省成都市 三六三医院 610041摘要:乙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性肝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等特点。乙型肝炎病毒(HBV)作为乙型肝炎发生的元凶,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等,复制能力极强,对肝脏的损伤极大。目前,我国是乙型肝炎(乙肝)的中高流行区,我国从1992年开始为新生儿接种疫苗,

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

廖山莹

四川省成都市 三六三医院 610041

摘要:

乙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性肝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等特点。乙型肝炎病毒(HBV)作为乙型肝炎发生的元凶,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等,复制能力极强,对肝脏的损伤极大。目前,我国是乙型肝炎(乙肝)的中高流行区,我国从1992年开始为新生儿接种疫苗,2007年以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接种,但仍有少数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原因有很多[1]这篇综述文章对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影响因素做了归纳,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原因有母婴传播、乙肝疫苗和高胆红素血症,HBsAg 阳性新生儿大多并未感染 HBV,其原因是接种乙肝疫苗即刻检测所致,新生儿检测 HBV-M 最好选择在接种乙肝疫苗2 ~ 3 周后,而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标本影响因素主要是间接胆红素影响,在进行蓝光照射与高速离心后,利于尽可能降低血清间接胆红素影响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 乙肝表面抗原 母婴传播 乙肝疫苗 高胆红素血症

1、介绍: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预防HBV母婴传播是控制慢性乙肝的关键,而诊断HBV感染的主要依据是HBsAg阳性,当母亲感染乙肝后,生下新生儿需在出生后12小时内(越快越好)肌内注射一针HBIG,并同时肌内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越快越好),同时也会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病毒检测,因此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结果对临床诊断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具有重要价值[2]。但新生儿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并不一定是感染了乙肝病毒。

2、方法: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选取近五年内临床对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研究大量文章,并对这些文章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出了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影响因素。

3、结果:

3.1 母婴传播

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首要考虑的是母婴传播,各类研究表明,HBsAg阳性产妇的HBV NDA载量水平偏高,在临床上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母婴传播率较高,及早明确母体HBV感染,积极进行母婴传播阻断是乙型肝炎防控的关键[2]。

HBV DNA 载量是衡量 HBV 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最可靠指标,HBV DNA 载量水平越高代表病毒复制越活跃,传染性越强。研究结果表明,HBVDNA 载量水平越高,HBV 母婴传播率越高,HBVDNA载量水平是影响HBV母婴传播的主要因素。母体HBV DNA载量高于108 copies/mL时,即使对新生儿采用主、被动免疫,其宫内感染率也仍能够达到40%以上。母体 HBV DNA 载量低于 106 copies/mL 时,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性则能够减少30%左右[11]。本研究结果显示,HBV NDA载量越高的孕产妇,其新生儿脐带血的 HBV DNA 载量水平以及 HBV DNA 阳性率、HBsAg阳性率越高,HBsAb阳性率越低,这一结果表明新生儿 HBV 感染率随着产妇血液中 HBV DNA载量水平的升高而呈现上升的趋势,HBV DNA 载量水平高低是影响HBV母婴传播的重要因素[3]。

HBsAg产妇在HBV感染过程中,不同的HBV血清学模式代表机体不同的感染就免疫应答状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血清学模式产妇在新生儿脐带血的 HBV DNA 载 量 水 平 以 及 HBV DNA 阳 性 率 、HBsAg 阳性率和 HBsAb 阳性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大三阳产妇新生儿脐带血的 HBV DNA 载量水平、HBV DNA阳性率、HBsAg阳性率最高,小三阳次之,HBsAg 伴抗-HBc 阳性最低。HBsAb 阳性率上,大三阳最低,小三阳次之,HBsAg伴抗-HBc阳性最高。三种 HBV 血清学模式的差别在于 HBeAg 的血清学转换,HBeAg 阳性通常代表 HBV 病毒处于活跃期,HBV病毒复制能力较强速度较快,传染性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生儿感染HBV的机率[4]。

总之,HBsAg阳性产妇多表现为HBV DNA高病 毒 载 量 ,传 染 性 较 强 ,HBV 母 婴 传 播 率 较 高 , HBV-DNA 载量水平以及血清学模式是影响 HBV 母 婴传播的重要因素。妊娠期间定期对HBsAg阳性产 妇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及HBV DNA定量检测对于监测评估HBV母婴传播风险、预防母婴传播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5]。

3.2 疫苗接种

根据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2020),所有新生儿在“0,1,6”月方案接种疫苗,即新生儿在出生后便立即会注射乙肝疫苗。临床工作中发现多例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HBsAg)呈一过性低浓度阳性,其母体并非乙型肝炎患者,给临床评估疾病带来困惑,其低乙肝表面抗原血症可能与乙肝疫苗接种有关[6-12]。

众多研究者通过采用化学发光法对接种乙肝疫苗后新生儿血清中的乙肝五项进行检测,乙肝五项模式以单项 HBsAg 阳性为主,1-7 天组新生儿 HBsAg 阳性率较高,高于 8-14 天组 HBsAg 阳性率;且随访复测阳性者后,所有复测者 HBsAg 浓度均出现下降,1 周后大部分转阴[13-22]。

结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能使部分新生儿的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不是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当新生儿出现 HBsAg 低浓度阳性特别是单独 HBsAg 阳性罕见模式时,可能是乙肝疫苗接种导致的一过性阳性,而不是 HBV 感染,可以通过 1 周后随访复测进行确认。临床如果需要对新生儿 HBsAg进行检测最好选择在接种乙肝疫苗一周后[23-28]。

3.3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所容易产生的一种表现,其病因具备复杂性特征,涵盖缺失母乳、早产以及感染等。该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个别患儿会因胆红素所产生的毒性,而产生高胆红素脑病,会严重损伤到新生儿的听觉以及视觉等相关神经系统,甚至造成新生儿的功能残疾。在调查后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结果普遍呈弱阳性,这无疑会影响到医师解读检测结果[30]。 基于此,研究者主要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化学发光法检测的影响及消除方法[29]。

结果表示,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对于测定所产生的影响有着明显的不同,而针对此就应积极在体内的代谢特征之中探寻原因。 胆红素是一种脂溶性物质,在人体正常 PH 值条件下难以溶于水,其主要原因是胆红素生成于网状内皮细胞,可以穿过细胞膜进入人体血液当中,并与血浆中的白蛋白相互结合运送至肝脏部位。 待两者结合以后,不但可以增加血浆中胆红素的溶解度,还能有效抑制胆红素随意穿梭,避免组织细胞出现毒性作用。一个分子的白蛋白可以与两个分子的胆红素结合,对于正常人来说,每 100ml 血浆中含有的白蛋白能够与 20mg - 25mg 的胆红素进行有效结合,健康人群的胆红素浓度范围为 0.1 - 1. 0mg / dl。因此,在一般状况下,血浆之中的白蛋白能够与所有的胆红素进行结合,也由此能够推测得知,如果间接胆红素的浓度高于正常值,会引起白蛋白之间产生交联作用,进而有颗粒物质形成,而所形成的颗粒物质又难以经过延长离心时间或是进行超速离心来加以清除,最后就会致使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呈阳性。总之,间接胆红素上升为致使新生儿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的重要因素,而利用高速离心以及蓝光照射的方式则利于消除间接胆红素对于新生儿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从而成为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重要依据,最终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的影响[30]。

总结: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结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出现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时,应结合母亲乙肝两对半结果综合考虑,当母亲表面抗原结果为阳性时,在对新生儿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的正确操作后,这时乙肝表面抗原结果易受乙肝疫苗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若有阳性,应首先排除是否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1若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利用高速离心以及蓝光照射的方式则利于消除间接胆红素对于新生儿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2、若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2-3周后复查乙肝表面抗原,再确定是否有母婴传播。

参考文献:

 

1.杨秀丽.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对乙肝表面抗原即时检测结果的影响[J]. 养生保健指南,2021(33):266.

2.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2020)

3.王菊英,刘瑶瑶,李锋. 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确认及原因分析[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0,36(11):1370-1373.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0.11.017.

4.陆开萍.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对乙肝表面抗原即时检测的影响[J]. 养生保健指南,2020(48):35.

5.孙文鲜,李灵. 新生儿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弱反应性结果与复检结果分析[J]. 河     南医学研究,2019,28(24):4544-4546.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9.24.066.

6何瑛.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新生儿血清乙肝表面抗原的影响因素分析[J]. 健康女性,2022(18):187-189.

7. 王娟,吴丽娟. 孕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对胎儿宫内感染的影响[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22):3481-3484. DOI:10.11816/cn.ni.2019-183635.

8. 郭果,张雪峰,郭明.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婴儿联合免疫后抗体水平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20,35(5):341-345. DOI:10.3760/cma.j.issn.2096-2932.2020.05.005.

9 高晶晶,王金梅,周小平,等. HBsAg阳性产妇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16(6):173-176.

10.卢小娟,罗秋平,汪红艳,等. HBsAg阳性产妇乙肝感染状况及新生儿血清中HBsAg和HBsAb水平分析[J]. 海南医学,2020,31(7):879-881. DOI:10.3969/j.issn.1003-6350.2020.07.019.

11.  赵妍. 新生儿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弱反应性结果与复检结果分析[J]. 康颐,2021(20):256-257.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20.126.

12. 赵芸,顾金云,陈霞,等. HBs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孕妇血清HBV DNA载量水平与新生儿HBV感染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32(17):2707-2710. DOI:10.11816/cn.ni.2022-211540.

13.张龙锋,邹晓月,黄文华,等. 新生儿乙肝五项检测结果中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罕见模式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1):135-136.

14.卢伟明,梁凯玲,郝彦强,等.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影响乙肝表面抗原检测1例[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19):2968-2969. 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0.19.043.

15.刘淑妍.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对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23):222,225.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23.148.

16. 张铳,陈捷,吴坚敏,等. 新生儿低乙肝表面抗原血症与乙肝疫苗接种的关系[J]. 养生保健指南,2021(18):32.

17. 赵春艳,丁才智.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对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结果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2017,24(11):1211-1212. DOI:10.19522/j.cnki.1671-5098.2017.11.022.

18. 邓新清,徐志一,欧阳佩英,等. 母亲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e抗原滴度与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的关系[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0,18(4):232-235.

19. 杨秀丽.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对乙肝表面抗原即时检测结果的影响[J]. 养生保健指南,2021(33):266.

20. 安和兵,吕佳,王腾飞,等. 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应答远期保护效果研究[J]. 河北医药,2021,43(17):2654-2656,2660.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21.17.023.

21 曾倩,高德强,李玉荣,等.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与一过性表面抗原血症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0,35(6):482-484. DOI:10.19538/j.ek2020060613.

22. 郭英. 母亲感染乙肝病毒新生儿如何接种疫苗[J]. 健康必读,2020(30):242.

23. 李雪黎,张俊,汪成丽. 乙型肝炎孕妇感染标志物与新生儿感染相关性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4):495-498.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8.04.034.

24. 王璐,代晶芳,张国梅. HBV高病毒载量孕妇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4):586-589,597. DOI:10.11816/cn.ni.2018-173364.

25. 谢震宇,潘瑜恩,辛辛,等. 234名HBsAg阳性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上海预防医学,2020,32(3):234-238. DOI:10.19428/j.cnki.sjpm.2020.19064.

26. 李旭利,张丽红,朱细花. 新生儿乙肝阻断方法探讨[J]. 糖尿病天地,2019,16(4):153-154.

27. 梁家文,杨公随. 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对预防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 健康之友,2021(13):268-269.

28. 安哲,李思鹏,张妮,等. 1岁以下婴幼儿血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99-103. DOI: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287.

29.史晓敏,任娜,孙悦,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化学发光法检测的影响及消除方法初探[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9,42(1):51-56. DOI:10.3760/cma.j.issn.1009-9158.2019.01.011.

30..马双,方永清,李金义,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化学发光法检测的影响及消除方法初探[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