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系统医学》 >> 系统医学2023年9期 >> 早期小细胞肺癌的辅助治疗——如何明智选择?

系统医学2023年9期

  • 学科:
  • 刊期:
  • 收录:
  • 地区: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 主编:
内容简介

早期小细胞肺癌的辅助治疗——如何明智选择?

2023-09-22 12:09:36 系统医学2023年9期 郑实谊
资料简介

摘要: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广元)628017肺癌一直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癌,而小细胞肺癌又是所有肺癌中最危险的一种,占所有肺癌的15%,2/3的患者初诊时已经出现了远端器官或淋巴结转移,确诊后5年平均生存率只有2%。小细胞肺癌相对肺癌来说,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更快,癌细胞的分裂速度也更快,因此这也是临床更难早期诊断

早期小细胞肺癌的辅助治疗——如何明智选择?

郑实谊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广元)628017

肺癌一直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癌,而小细胞肺癌又是所有肺癌中最危险的一种,占所有肺癌的15%,2/3的患者初诊时已经出现了远端器官或淋巴结转移,确诊后5年平均生存率只有2%。小细胞肺癌相对肺癌来说,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更快,癌细胞的分裂速度也更快,因此这也是临床更难早期诊断小细胞肺癌的原因之一,因此,许多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临床确诊时至少已经是中期的阶段,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小细胞肺癌患者容易失去疾病治疗的最佳阶段,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不仅治疗效果与小细胞肺癌中期患者存在一定差异,晚期癌症还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对于中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和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往往采取靶向治疗的方式。

1.小细胞肺癌肺癌概述

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咳嗽,如果患者出现连续性的干咳或患者原本的慢性咳嗽出现加重的情况,配合抗感染治疗也没有改善,那么患者需要注意是否发生肺癌,咳嗽的痰液中带血丝或出现咯血的情况也是肺癌的常见表现,若患者咳嗽的痰液中出现间断性或持续性的血丝问题,偶尔患者还会出现大咯血的情况,或者患者出现了不明原因的体温异常也要警惕是肺癌的症状,患者发生肺癌后,患者出现肿瘤组织的部位会出现坏死的情况,之后患者会出现体温异常的情况,一般来说会出现体温到达38摄氏度的情况,但是一般来说不会超过39摄氏度,且患者体温异常没有明显的不适感,患者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也没有效果。如果肺癌患者的病变部位接近患者的胸膜时,患者会出现胸部疼痛或背部疼痛的情况,这种疼痛一般来说是不规则的疼痛或钝痛感,如果肺癌细胞侵犯到患者的胸膜,那么患者出现的疼痛是尖锐的疼痛,而且患者在此期间咳嗽或呼吸时疼痛感会加剧。临床将肺癌分为非小细胞癌和小细胞癌两类,小细胞肺癌患者没有特别显著的临床特点,患者到达中期或晚期后患者才会出现相对明显的特点,小细胞肺癌在疾病的中期阶段患者会出现体温异常升高、咳嗽、胸部疼痛等,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疾病的晚期阶段会出现体重异常下降、食欲异常下降、精神状态较差等。临床对于早期阶段的非小细胞癌患者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患者在早期阶段没有显著表现,患者往往都到达中晚期才得到确诊,此时患者不属于手术方式治疗的最好阶段。

2.肺癌发生机制

肺癌患者在病发后患者体内会出现基因突变的情况,基因突变使得患者体内的正常细胞变成异常细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肿瘤细胞,但是肺癌目前临床研究发现的基因主要是驱动基因,没有发现其他罕见的基因。MET-Y1003S点突变是MET点突变的一种,这种突变会对MET信号通路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会导致患者肺癌情况加剧,研究表明,由于吸烟导致的肺癌患者往往确诊为肺鳞癌,而不是吸烟导致的肺癌患者往往确诊为肺腺癌,这就说明肺癌除了吸烟之外,还存在许多的致病因素。

3.小细胞肺癌治疗

在治疗上,化疗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目前最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案,但仅有20%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治疗后会出现症状完全缓解,往往很快又出现耐药,5年生存率极低。目前,临床常用的是含铂化疗方案,约有90%患者半年复发,大部分患者1年内出现进展。

3.1早期研究的靶向药物

基于对肺癌基因突变的不断研究,靶向治疗开始在临床得到应用,研究人员发现,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的多种酪氨酸激酶受体会出现突变的情况,因此吉非替尼应运而生,但是实践研究吉非替尼治疗小细胞肺癌效果不甚显著,研究表明EGFR突变主要是出现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的发生几率约为4%。KIT突变是胃肠道间质肿瘤中常见的突变,因此伊马替尼效果相对更加,但是小细胞肺癌中很少出现KIT突变。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比较高的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癌细胞的增殖、癌细胞的转移等息息相关。然而,血管生成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沙利度胺、索拉非尼、阿匹西韦等的临床评价并没有提高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在过去的十年里,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做了一些尝试,针对目标,但结果并不理想。

3.2联合免疫治疗

①损伤肿瘤DNA:以往临床对肺癌患者开展的治疗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很大概率会损伤患者正常细胞中的DNA,传统的放射治疗会影响患者体内细胞的正常分裂,患者肿瘤治疗效果反而不佳。②形成肿瘤疫苗:放射治疗的方式会诱导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出现免疫原性死亡的情况,也就是说当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在死亡时,患者体内原本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细胞会发展成具备免疫原性的细胞,此时患者体内的正常细胞会变成肿瘤疫苗,这种细胞有利于激发患者体内淋巴细胞的活性,患者体内的淋巴细胞可以结合原性细胞对患者放射治疗范围内外的异常细胞进行干预,肿瘤细胞如果受到免疫原性细胞影响后,肿瘤细胞会出现死亡的情况,此时肿瘤细胞是受到多种细胞和多种分子的影响,这种影响的过程极其复杂,这种影响不仅对细胞膜表面有影响,让细胞产生免疫效应的因子,也会对细胞膜表面分子表达水平产生影响,帮助患者更加快速生成体内的免疫效应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一般来说在各类细胞的细胞核中会被发现,也会在各类细胞的细胞壁中被发现,研究表明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患者体内的各种炎症息息相关,放疗治疗的方式会增加患者体内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而增加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会与患者体内细胞膜的受体进行结合,这十分有利于帮助减少肿瘤细胞,这种治疗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数量,还可以提高患者对于肿瘤细胞的免疫力,放射治疗的方式帮助患者开通体内的信号通路,患者体内白细胞对于肿瘤细胞的吞噬效果增强。

4.结语

总而言之,小细胞肺癌多主张为全身治疗,化疗为最主要治疗手段。由于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特性,对化疗和放疗较敏感,初期治疗效果较好,大部分均可达到CR,但远期效果较差,5年生存率仅5%~10%。靶向治疗一线治疗显著延长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PFS和总体生存率,是肿瘤患者首选的一种治疗方式,靶向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ORR,延长PFS和总体生存率,是晚期阶段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靶向治疗模式有希望成为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晚期阶段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方式后患者的存活时间显著增加,存活几率显著提高,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少,因此靶向治疗成为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更加理想的一种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