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6期 >> 病人在手术室期间行心理护理方法的说明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6期

  • 学科:临床医学
  • 刊期:半月刊
  • 收录:中国期刊网
  • 地区:北京市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主编: 吴明江
内容简介
1986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刊物之一, 2002年全面改版,彩色印刷。面向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以“传播医学信息,引领临床实践”为宗旨,及时报道中华医学会及其各专科分会、地方医学会的工作动态,以及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前沿进展,同时关注交叉、边缘、疑难医学话题和医学人文,致力于跨学科的交流与融合。

病人在手术室期间行心理护理方法的说明

2023-10-08 06:10:17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6期 吴亚敏
资料简介

摘要: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641000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常用的一种方法,手术室是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场所。无论是何种手术,对病人来讲都会带来不良心理影响。几乎所有患者面对手术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惊恐、抑郁与悲观等,患者处于严重不良情绪下也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影响手术的成败。这就体现了手术室期间

病人在手术室期间行心理护理方法的说明

吴亚敏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641000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常用的一种方法,手术室是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场所。无论是何种手术,对病人来讲都会带来不良心理影响。几乎所有患者面对手术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惊恐、抑郁与悲观等,患者处于严重不良情绪下也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影响手术的成败。这就体现了手术室期间护理的重要性,手术室护理是身体护理与心理护理的双重护理,护理人员不仅仅局限于做好周到的护理服务,默契协助麻醉医师,熟练掌握手术中各环节的配合,更重要的是做好手术病人的全程护理。手术病人面对陌生的手术室,心理慢慢焦虑担忧,此外,病人对疾病缺乏充足的认识,对手术估计不足,面对突然改变的环境,心理与生理上一时还没有很好的接受,术后并发症较多。根据病人在手术室中的各种反应,手术室护士应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精神状态与行为,给患者带来希望与对生活的向往,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战胜疾病的信心。

一、手术室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

1、紧张与焦虑:这是手术室患者最多见的不良情绪。主要是因为对疾病知识的缺乏,不了解手术,再加上对疼痛或死亡的恐惧,担心医生的技术等,使得患者出现紧张与焦虑。

2、主观感觉异常:患者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下时,主观感觉会非常敏锐,有些人可能产生错误的感觉,比如搞不清是触觉还是痛觉,可能医生触摸手术野时也会表现出痛苦的呻吟。

3、孤独感:进入手术室后,周围的环境与人都是陌生的,医护人员忙碌的准备手术所用的器材与药品等,没有人与其交流。

4、猜疑:多是消极的自我暗示,医护人员小声商议的时候,认为是在讨论自己,觉得是自己病情不好而变得紧张,忐忑不安。

5、无助感:忽然发现自己对周围的环境难以控制,而且也无法改变,进而产生一种无助感。主要表现是表情淡漠,听之任之。

6、期待:希望得到大家更多的关注,认真治疗与护理,对疾病的恢复给予更多的期待,早日康复。

二、手术室患者不良情绪的表现

1、迫切想认识周围的事物。很多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偌大房间内很多器械,只有自己,会增加其紧张不安感,东张西望。

2、不停的说话。性格开朗的人,在紧张不安时多会通过不停的说话来缓解,以自我为中心,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

3、沉默不语。性格内向或是悲观的人,越是紧张不安越是不爱说话,甚至无论他人如何询问都缄默不言,显得非常冷傲,不信任任何人。

4、生命症的改变。特别紧张害怕手术的人,进入手术室后,血压可能骤然升高,心率非常快,甚至会浑身发抖,以往无病史,无高血压或是心动过速等问题,都是紧张引起的。

三、心理护理方法

经过大量临床数据发现,手术室患者不良情绪会对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恢复都造成较大影响。轻度焦虑不安属于患者正常的心理适应功能,若严重不良情绪会增加身体内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与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影响抗体的产生,增加感染的风险,也会不利于手术伤口的愈合。完全没有不良情绪的患者,过度依赖手术治疗,对于手术可能产生的不适反应没有心理准备,也容易造成不好的后果。医护人员的心理护理主要是通过适当的方式促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积极配合的心理反应,正确认识手术,消除不良情绪,确保患者安全平稳的度过手术期。

有研究证实,手术前对患者做出针对性的心理准备工作,可减少不良应激反应。做好心理准备的患者,焦虑感、抑郁感、紧张感与疼痛感都会明显减轻,血压与心率波动幅度很小,儿茶酚分泌量也很少,术后不良并发症几率也很小。临床上细心观察患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询问与了解其心理状态,主要进行如下心理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1、主动进行宣教。患者对于手术知识不了解,同时又很害怕手术,对此医护人员应积极进行宣教,让患者更多认识手术,了解手术,通常情况下手术治疗都是安全的,患者在充分麻醉下感受不到痛苦的情况进行的,术后效果通常是非常好的,医护人员都会尽心尽力处理手术中各种问题,让患者更加放心的接受手术,消除内心对手术的恐惧感。

2、手术大小对患者情绪影响的护理。对于大手术患者,心理压力很重,积极做好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手术前可向患者讲有关手术方案的研究与制定,分析该患者手术的有利条件,让病人感受到医护人员高超的专业性,对手术的认真负责的态度。这样让患者感受到手术治疗是最好的方案,树立了医生的权威性,提高患者的安全感,消除紧张不安情绪。要注意,有些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小的手术,但对于患者来说却不是,与患者沟通时都要注意,避免产生紧张不良心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的安全性非常高,一位疝气男青年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快要手术的时候,和医护人员说不想手术了,医护人员进行好长时间的开导,最后才明白他是担心手术会影响生育。对于这些不可能发生在手术中的问题,患者却想的很多,也看的很重,应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

3、医护人员与手术室环境对患者情绪造成的不良影响。①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很自然就会产生陌生感与紧张感,这时医护人员要及时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相关的事宜与手术人员等,减少手术的神秘感,可以更好的减轻患者的紧张不安。尤其是只留患者一人在手术室待着的,要事先讲清楚,避免造成误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这样的事情曾经发生过,一位患者自己在手术室待较长时间,以为医生忘记他了就光着脚跑了出去,这样反而会增加患者的焦虑,增加心理负担。②对于表现比较极端的患者,比如话很多或者沉默寡言的,医护人员应耐心开导,积极了解他的情况,鼓励患者讲出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准确了解其紧张不安的因素,针对性护理更有效果。要让患者认识到积极配合手术与麻醉的重要性。③有些患者面对手术异常紧张,甚至因紧张而出现致命性生命特征的改变,这时医护人员不仅要做好心理护理,必要时可采取药物镇静治疗,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安全完成。④巡回护士重视患者情绪的变化,及时进行安慰护理。手术器械护士要数量掌握各种器械的使用,配合手术快速进行,减少患者的痛苦。医护之间保持和谐的气氛,彼此尊重,积极主动的合作,同时重视保护性制度,避免大声喧哗,更不要低声私语,避免患者产生误会造成不良刺激,若真的出现意外情况,也要保持镇静,切不可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慌乱与紧张。

    总之,手术室期间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这样不仅可减轻患者对手术的焦虑不安感,也让患者对术后不良情况做好心理准备,更有益于术后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