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6期 >> 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护理中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6期

  • 学科:临床医学
  • 刊期:半月刊
  • 收录:中国期刊网
  • 地区:北京市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主编: 吴明江
内容简介
1986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刊物之一, 2002年全面改版,彩色印刷。面向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以“传播医学信息,引领临床实践”为宗旨,及时报道中华医学会及其各专科分会、地方医学会的工作动态,以及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前沿进展,同时关注交叉、边缘、疑难医学话题和医学人文,致力于跨学科的交流与融合。

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护理中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3-10-19 04:10:03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6期 张彩莲 熊莲莲 许铮 卢月荣
资料简介

摘要:

当阳市人民医院 444100【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应用在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日期、目标、样本量:2021.04至2022.10、颅脑外伤术后患者、68例。分组处置执行抽签法。参照组、试验组各34例。2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模式。评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试验组

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护理中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彩莲 熊莲莲 许铮 卢月荣

当阳市人民医院   444100

【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应用在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日期、目标、样本量:2021.04至2022.10、颅脑外伤术后患者、68例。分组处置执行抽签法。参照组、试验组各34例。2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模式。评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情绪评分、生命质量、FMA评分、Barthel指数等,均比参照组优异,P<0.05。结论: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的应用,能够提高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生命质量、肢体功能。

【关键词】颅脑外伤;康复护理;功能锻炼

在临床外伤疾病中,颅脑外伤较为多见。患者发病后,多伴有继发性脑组织损伤。同时,在患者术后,会后遗运动障碍,进而导致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等均降低[1]。为改善患者运动障碍程度,使之能够逐渐恢复正常生活,还应积极采取干预方案。相关研究证实,在颅脑外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特点[2]。根据此理论,本研究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为方案,探究此对策应用在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意义,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2021.04至2022.10,录入颅脑外伤术后患者,共68例。抽签法分组。参照组:34例。18例男、16例女。年龄:42~79(58.12±3.24)岁。试验组:34例。19例男、15例女。年龄:41~80(58.07±3.16)岁。各组基线资料区别较小,P>0.05。

选入根据:(1)头颅CT诊断确诊者。(2)知情本研究者。

排除根据:(1)合并痴呆者。(2)存在严重复合伤者。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方案为常规院内护理。充分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体征进行观察。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异常情况。予以患者营养支持,并按照患者康复情况对饮食计划进行调整。预防并发症发生,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针对持续高热的患者,采取降温干预方案。若患者颅内压升高,则还应进行减压操作,并对其水电解质紊乱状态进行纠正。

试验组:联合康复护理、功能锻炼,详情如下:(1)准备工作。诊断已经确诊为颅脑外伤的患者,在其入院后,需要开展系统性的评估,在掌握患者凝血、运动、基础疾病等情况下,结合患者当前病情,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同时,还应及时与患者、患者家属沟通,让其知晓康复护理、功能锻炼的积极意义。(2)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在术后早期,主要是帮助患者状态、体位等。通常情况下,当患者一般情况稳定后,可指导其完成简单的床上运动。可采取四肢被动锻炼方式。同时,还可结合轻抚、对抗扳动等。此外,还需要开展四肢关节的锻炼,让患者做外展、内收等动作。每天3~5次即可。单次锻炼时间为20min。(3)平稳期功能锻炼。在患病情平稳期,预先开展床上功能活动。在该阶段,可使用轻柔的动作搬动患者肢体,以达到锻炼目的。同时,还应鼓励患者尝试运动。随着患者耐受程度提升,需要逐渐增加其日常活动量。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做双膝屈曲姿势,使之能够触碰到脐部。让患者双手环抱双膝,并抬起臀部。每天3~5次。当患者功能改善后,过渡至四肢被动锻炼。利用布带将患者的肢体抬高,并做举臂、抬腿等动作。随着患者病情趋于稳定,采取床边坐起等指导。先让患者保持无依靠坐位,再逐渐于他人帮助下站立。

1.3观察指标

(1)情绪评分,SAS评分、SDS评分表示焦虑、抑郁情况。分数大,证明情况不佳。(2)生命质量。从物质、运动、社会等层方面进行评析。评估工具选择GQOLI-74问卷量表。各项最高100分。分值大,证明质量优异。(3)FMA评分:下肢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各项分数高,证明此指标优异。

1.4统计学方法

SPSS2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t检验,image.png表达。计数资料:X2检验,百分比表示。P<0.05,价值存在。

2结果

2.1情绪评分

干预后,试验组情绪评分下降幅度更大,P<0.05。(见表1)

表1:情绪评分(image.png,分)

image.png


2.2生命质量

干预后,试验组生命质量评分比参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生命质量(image.png,分)

image.png


2.3  FMA评分、Barthel指数

干预后,试验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更高,P<0.05。(见表3)

表3:FMA评分、Barthel指数(image.png,分)

image.png


3讨论

颅脑外伤在临床外伤疾病中,属于常见类型之一。在疾病作用下,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常见包括术后运动障碍等。现阶段,颅脑外伤在临床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其中意外跌坠、交通事故等,均属于造成颅脑外伤的主要因素。在疾病治疗期间,临床多采取手术方式。为提高患者预后效果,还需要尽早开展术后康复。有关研究指出,术后3个月是颅脑外伤患者机体恢复的最佳阶段[3-4]。这就需要及时采取康复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主要是根据患者肢体障碍的程度,结合其当前疾病发展情况、机体耐受程度而制定的护理对策,能够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相关研究证实,康复护理应用在神经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可加快患者神经元再生的速度,从而缓解肌肉萎缩状况[5-6]。在具体护理期间,自患者发病开始即采取康复指导、训练等方式,能够促进患者由最初体位逐渐过渡至自我运动锻炼。在此情况下,患者机体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从而降低肌肉萎缩等发生风险。因此种康复模式能够机体代偿功能,并且将患者作为核心,重视对患者需求的满足,所以更利于减轻患者功能障碍程度。同时,功能锻炼的开展,还可刺激运动神经细胞突触生长,使得新突触不断形成。在此情况下,机体侧支血管的血液循环状况能够得到改善。采取反复、多次功能锻炼的模式,有助于逐渐恢复正常的神经传导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而达到改善中四肢运动功能的目的[7]。既往于治疗颅脑外伤术后,多采取药物形式,致使四肢运动功能没有得到早期的锻炼,使得中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而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相结合的形式,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还可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8]。随着患者较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逐渐恢复,其运动能力也会逐渐增强。本研究结果可见,试验组各指标均比参照组优异P<0.05。

综上所述,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护理期间,联合康复护理、功能锻炼,利于改善患者情绪,提高其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雅倩.分层护理策略对颅脑外伤术后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2,20(28):3962-3965.

[2]殷俊璞,王红霞.心理弹性支持联合不同护理模式对脑外伤偏瘫患者神经功能与步行功能的护理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05):697-698.

[3]魏建玲,文晓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09):1484-1485.

[4]田锋,常香香,周德海.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8):167-168.

[5]刘广英.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分析[J].系统医学,2021,6(10):188-190+194.

[6]李晓斌.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6):162-163.

[7]赵珂.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01):81-83.

[8]张锦贤.反馈式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系统性现实定向训练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3):89-92.

 

 

 

第一作者 及通讯作者

姓名:张彩莲   性别:女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79.09.10   籍贯:湖北当阳    学历:本科从事研究方向:    护理  毕业学校:长江大学   现有职称:主管护师     邮编:44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