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中国教工》 >> 中国教工2023年4期 >> 基于语文要素的多层次文本研读 ——以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为例

中国教工2023年4期

  • 学科:教育学
  • 刊期:半月刊
  • 收录:中国期刊网
  • 地区:北京市
  • 主管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
  • 主编: 万珍丽
内容简介
《中国教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综合性学术期刊,系中国教育工会会刊、G4纯教育学术期刊,中国期刊网收录期刊。

基于语文要素的多层次文本研读 ——以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为例

2023-05-24 06:05:00 中国教工2023年4期 李泽华
资料简介

摘要:

(福建省宁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福建 宁化 365400)[摘要]:文章进入到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文本,其语言形式及内涵意义都将产生提升,成为了编者意图落实课程标准及发展学生素养的载体,成为了教师、学生教与学的依托,上升到了国家教育意志的层面。必须从单元语文要素出发,以作者、编者、教者、学者等

基于语文要素的多层次文本研读 ——以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为例

李泽华

(福建省宁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福建  宁化  365400)

 

[摘 要]:文章进入到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文本,其语言形式及内涵意义都将产生提升,成为了编者意图落实课程标准及发展学生素养的载体,成为了教师、学生教与学的依托,上升到了国家教育意志的层面。必须从单元语文要素出发,以作者、编者、教者、学者等多个层面、多种身份对其进行研读,清楚文本的原始意义、课程意义、教学意义、学习意义。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文本内容,更准确地做好教学预设,让文本价值更具生长力,让语文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要素 多层次 文本 研读  

 

文本研读是阅读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只有研读清楚了,才有可能理解到位,也才可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较为可行的方案预设,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作为一篇普通文章进入到教材,其意义也发生变化:除了文章本身所具有的、不同读者感受到的不同的文学意义之外,还具有了编者意图迭加的语言文字课程意义,教师所能施加的教学意义,学生阅读感悟到的学习意义,综合谓之学科核心素养意义。教师必须以作者、编者、教者、学者的不同身份出发,从多角度去尝试解读文章的原始文学意义、语文课程意义、语言教学意义、阅读学习意义,并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做好教与学的预设,力求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让文章的语文要素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匆匆》一文是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其“人文主题”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语文要素”是“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通过读与写实现“情感”的内化与外化,实现“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有机结合。读的内化是基础,写的外化是最终的结果追求。文本的研读、学习等,要以读的内化为基础,以写的外化为最终追求。因此,笔者认为,文本研读、学习,要以实现语文要素的功能为目标。

一、从作者层面进行研读,理解文本原始意义

了解作者,理解文本的一般意义或原始意义,是文本研读的第一层次。文本的原始意义是其他意义加载的基础,任何其他意义都是根据原始意义的特点而附加上去,并与原始意义相一致、相协调的。研读文本的原始意义是解决文本研读、阅读教学的根本的问题,教师必须首先解决此问题。

  1.了解文本时代背景

文章合为时而著,一篇文章的写作,离不开一定的时代背景,离不开作者在时代背景中的个人思想。我们在研读文本时,要关注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及他当时的内心世界,为文本情感定调,更深入地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脱离时代背景的文本解读是虚无的。

《匆匆》写于1922年3月,当时“五四”运动已进入落潮期。知识青年受政治环境压迫,心中有着苦恼、彷徨。但大浪淘沙,在冷静思考后他们没有停止追求的脚步,而是更加热情地投入救国实践,更加热情地追赶自己人生的路。我们知道了作者这一创作背景,对朱自清先生这一文章的理解就会清晰:借时间的流逝表达对“五四”运动落潮期现实的失望、彷徨。但在彷徨中不甘心于沉沦,以一连串的追问,表达“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它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给俞平伯的信》)。”表达珍惜每一时刻、做好每一件事,让人生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执著探寻与追求。

  2.理解文本表情达意

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理解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并学习相应表达方式等,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这种理解与运用应: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感情,再体会感情的变化发展与表达方式,然后学习运用。

《匆匆》一文,作者借追问时间流逝这一问题,以细腻的笔调,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惋惜和抗争。

文章第一段借春景抒写时光轮回之美,紧接着以问寻日子一去不复返开始四个追问,在对比中表现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迷茫、困惑和苦恼心理。节奏显得急促紧张,有效吸引读者思考,从而激发人们的内心情感。

第二段,以“八千多日子”与“针尖上一滴水”的对比,让人在日子漫长与个人时光渺小之间穿梭,感受到作者的颓废与警醒——时光无情。在节奏上则趋于舒缓。第三段以一个设问开头,接着在回答中以拟人化的手法,细致刻画作者所感受到的生活中的寻常之事中的时光流逝,让人感受到——时光有形。

第四段以六个连续问句发出人生追问,每个问句之中都包含着对前一句追问的回答,在回答之后,又是下一个追问,在问与答的一起一伏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生命的理解,对于“匆匆”的体悟。六个问句反映出作者对时光的眷恋之情和心中的焦虑,也让我们感受到——时光有情。

二、从编者层面进行研读,理解文本课程意义

作者层面的研读,仅是一般文学角度的解读,对语文教学来说,还远远不够。文章进入教材,体现的是编者对文本课程意义的认同。因此,我们必须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对其进行相应的研读。统编版教科书是围绕学习任务群,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组织单元,编者层面的研读要从单元任务与主题展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是研读的理论依据,文本思想情感与语言特点是研读的物质载体,核心任务及单元主题是研读的目标导向。

《匆匆》一文选编在六年级下册的习作单元,该单元核心任务是“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课后安排了三道思考练习内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课文中有两处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找出来读读,说说表达 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体会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3.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读了课文,你对时间的流逝有什么感触?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把你的感触写下来。

1.研读课文人文因素

作为习作单元的课文,虽然主要是以语文要素的习作能力培养为主,但也不能忽略作为文本阅读教学一般性的人文内容的研读。作为教师,要对听说读写基本人文要素如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看法、体会人物内心等做好研读,并根据学习进程与学生感悟,适时进行融合。文本中特有的人文因素,也要进行研读。如通篇都体现了作者珍惜时间,不虚度时光,想要有所作为的思想内涵,这是学生较容易把握的。但有些因素则是学生不易把握的,如:在彷徨中不沉沦、在逆境中不颓废、在压力下不屈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以拟人、比喻等手法将无形无情之物寄托于有形有情之物上直抒胸憶,对排比句式、连续追问句子的朗读等。                                                    

2.研读课文语文要素

“表达真情实感”是本习作单元的核心能力要素,作为第一篇精读课文,对其进行认真研读尤显重要。课文一是以连续问句表达情感。第一段四个问句一个直接问,三个连续问。第四段连续六个问句,后一个句子在回答前一个问题时又问出新问题,层层递进。这样的句子,紧迫而急促,直接表达出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追寻,让人读来畅快而直接。二是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春景,针尖上的一滴水,行走的太阳等,体现出了作者对时光的感叹。洗手、吃饭、默思时,时间跨过、飞走、溜走、闪过,让时间有形可感。三是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短语、分号等语言形式表达出语言的亲切、明丽,让人感受到深沉中孕育着一股向上的力量。

三、从教者层面进行研读,理解文本教学意义

文本可学、可教的东西很多,但一篇课文的学习时间不多,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需要教师从教的层面出发,在原始意义与课程意义中发掘出文本的教学意义。

1.从课程标准出发,研读教学程序

文本教学意义,可从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文本特点对应进行发掘,并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要求,符合学生年龄、生心理特征要求。以课标对第三学段阅读要求为例,可以发掘《匆匆》一课的教学意义: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何读好文中问句。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体会文本中排比、拟人、比喻句的意思,表达的情感。体会连续追问句子的意思和所表达的情感。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作者怎样表达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惋惜,怎样把无形无情的时光写得有形有情,并仿写。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排比句中分号的用法之妙,并学用。

2.从五育并举出发,研读教学融合

充分发挥文本的教学意义,还可从五育并举出发。德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珍惜时间,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智育,朗读好不同的问句,学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体育,锻炼强健的身体,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好自己想做的事。美育,发现、感悟、创造语言之美、时光之美、生活之美。劳动教育,充分利用时间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五育并举,既是对文本特点的融合,也是语文育人功能的整体发挥,不宜将某个层面的功能单独抽取出来,应该在文本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悄然呈现,长久影响。

四、从学者层面进行研读,理解文本学习意义

文本,终究是学生的文本,是学生学习的文本。教师再多的研读,都是为学生的学做准备的。所以,教师必须把自己当成学生,考虑学生生活经验的既有底子和经努力可达到的水平;考虑其与文本内容的差距;考虑如何将教的要求转化为学的过程,教师在其中如何搭建相关的学习支架……也就是说,教师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认真思考哪些内容是让学生自己学会,哪些内容要教师指导下学会,哪些内容可留待和后面的内容一起学习。同时思考不同内容分别让学生用怎样的方式开展学习等。

1.建构体系,引领学习

这个学习体系,应该将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与文本的特点相结合,既体现语文学习的一般特点,又突出文本的独特性;既有整体的程序安排,又有重点内容的个性呈现。在整体程序上,主要可这样安排: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朗读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讨论课文写了哪些内容。说说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理清文章脉络。

感悟作者用连续的问句直接表达情感的方法。聚焦第1、4段,引导学生细读品悟,边读边思考批注,交流自己读后的体会,说说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感悟作者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第2、3段中的“针尖上的一滴水”“行走的太阳”等内容,体会其中的情感。

2.搭建支架,帮助学习

有了整体的学习体系,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根据学习要求及学生实际,在学生生活经验与语文经验之间搭建思维的桥梁、学习的支架,让学生顺利地从生活经验走向语文经验。进而,通过师生情感引导,学生思维转换、实践尝试,将文本信息转化为知识,转化为个人智慧、能力。《匆匆》一文,可这样搭建学习的支架:

以连续的问句表达情感。第1段“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可以练读问题的设计搭建支架:1.同桌一问一答练读,说说自己从中知道了什么;2.四人小组合作读四个问句,说说怎样才能把四个句子读好;3.四人小组分别练读四个问句,交流自己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表达情感。第3段“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则以读写练习设计学习支架:1.作者为什么写洗手、吃饭、睡觉等事?2.朱自清先生的还可能做些什么事,日子是怎么过的?3.我们在生活中常做些什么?4.以“(  )时,日子(  );(  )时,日子(  )。”形式,写几句朱自清或自己的日子。

以多样的修辞表达情感。文章开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一句,以排比句,在“来去”的对比中写时光轮回,表达对时光的留恋,可让学习以“(  )去了,有(  )的时候。”练写,以丰富学生语言及情感的表达能力。第2段“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以比喻句,在对比中写出时间的短暂、渺小,无情、无形。可引导学生通过“八千多日子”与“针尖上一滴水”进行比较,体会时间短暂后,以“八千多日子,像(  )。”仿写。而以“匆匆”为代表的叠词运用,短语、短句运用等,也可相机关注。

经历多个层面的研读,让文本多方面的意义得以显现、生长,会让文本显得更加丰满,更具有多方面的学习价值。从而让教师的预设更具针对性,有更广泛的适应性,让学生整体的学习更好地走向高阶学习,也让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得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4

[2]刘仁增.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语用解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