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10 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社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10 期

  • 学科:
  • 刊期:
  • 收录:
  • 地区: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 主编:
内容简介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社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3-09-28 09:09:31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10 期 罗雅炯
资料简介

摘要:

绍兴市越城区府山街道社区卫服务中心 浙江 绍兴31200【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社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绍兴市越城区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2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例,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社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罗雅炯

绍兴市越城区府山街道社区卫服务中心  浙江 绍兴31200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社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绍兴市越城区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2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例,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照组(n=36例,阿司匹林),比较血压、血糖水平。结果:血压(SBP、DBP)、血糖(FPG、2h PBG)水平比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实行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有利于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可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

高血压(high blood pressure,HBP)、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均属于常见慢性病之一,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患有HBP后,以动脉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特征;出现DM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慢性升高,且二者均会对人体血管影响较大,故临床上HBP伴DM者比较普遍[1]。目前针对HBP伴DM者,临床多以药物干预为主,常见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后者为抗血小板代表性药物,对血压、血糖控制效果有利,但单一用药疗效不够显著。而前者为调脂药物,二者联合,可更改血流状态,减缓动脉粥样硬化速度。基于此,研究以2022年4月~2023年4月绍兴市越城区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HBP伴DM患者72例为对象,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报告下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2022.4-2023.4,采集绍兴市越城区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HBP伴DM患者共72例,随机数字表1:1划分为2组,观察组、对照组,各n=36例。对照组,男:女=20:16例,年龄60-82岁,平均(71.16±2.12)岁。观察组,男:女=21:15例,年龄59-81岁,平均(71.23±2.13)岁。基础资料对比,未存在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参与研究者知情同意。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1.2方法

均为2组行控糖、降压治疗。

对照组:阿司匹林(山东威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425;0.3g)。口服,0.3g/次,1次/d。

观察组:阿司匹林用法用量同上,+阿托伐他汀(宁波美诺华天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213620;10mg)。口服,20mg/次,每晚1次。

均连续治疗30d。

1.3观察指标

观察:血压如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血糖如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 PBG)。

1.4统计学分析

软件版本SPSS 21.0。(image.png)、%分别指代计量、计数数据,分别以t、χ2检验;(P<0.05)意为有差异。

2.结果

SBP、DBP、FPG、2h PBG水平相比,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血压、血糖对比(image.png)


image.png

HBP为心血管系统疾病,DM属内分泌系统疾病,且二者均归结为慢性疾病范畴,均病程较长。针对HBP伴DM者,对机体产生的伤害较大,限制血管内皮功能,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加大各类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如心肌梗死等[2]。若患者血压、血糖水平始终居高不减,伤害血管壁、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病人心脏、心肌细胞的血流功能异常更改,加重血管动脉硬化程度。为此建议患者秉持一种“早发现、早治疗”的心态,尽早前往医院接受诊疗,避免病情加重威胁自身身体健康。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SBP、DBP、FPG、2h PBG水平对比,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提示二者联合可稳定血压、血糖值。究其原因:阿司匹林为镇痛解热药物,其和环氧化酶活动多肽链融合,生成乙酰化反应,控制环氧化酶活性,对花生四烯酸合成起到阻碍作用,促进其转化为血栓烷A2,抗血小板聚集效果良好,可有效防止血栓生成。阿托伐他汀为羟甲基戊二先辅酶A(Hydroxymethyl pentadienyl 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对机体生成HMG-CoA还原酶、胆固醇进行阻碍,确保机体内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防止动脉内大量脂质堆积,力求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下降[3]。二者联合使用,发挥彼此之间协同效应,同步调节血液状态,利于脂质代谢,更改血管内皮功能,可有效降低血糖、血压水平,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对社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SBP、DBP、FPG、2h PBG水平均下降,可普及。

参考文献:

[1] 李亚丽. 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结合在社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22,51(8):866-869.

[2] 张俊.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社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1):67-69.

[3] 郭珂.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社区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效果[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