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山西省 长治市人民医院 046000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副健康、漂亮的牙齿,怎么才能做到让牙齿不得病呢?做好预防特别重要,而且牙病的预防需要从小做起。根据儿童时期不同的特点,各阶段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0-2岁,需要家长帮助婴幼儿清洁口腔;3岁后家长指导并帮助刷牙,幼儿在家长、学校老师的指导下早晚刷牙,山西省 长治市人民医院 046000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副健康、漂亮的牙齿,怎么才能做到让牙齿不得病呢?做好预防特别重要,而且牙病的预防需要从小做起。根据儿童时期不同的特点,各阶段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0-2岁,需要家长帮助婴幼儿清洁口腔;3岁后家长指导并帮助刷牙,幼儿在家长、学校老师的指导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低糖饮食,养成一个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及饮食习惯,同时注意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如吮指、咬物或上下唇、吐舌、口呼吸等;6岁左右,乳牙开始脱落,恒牙按序萌出,进入到混合牙列时期,出现牙列不齐、咬合异常的现象增多,大多数情况14、15岁前进行正畸,个别情况需要提前矫治干预,同时还需要减少零食、甜食的次数,餐后和零食后漱口或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等。当前,很多家长对儿童的口腔保健缺乏认知及重视,使得很多儿童错失治疗的时机饱受牙病折磨,同时家长对于儿童口腔保健存在以下误区:
1宝宝基本在6个月出牙,太早或者太迟均存在问题
通常来讲,宝宝出牙顺序是:出生时的无牙颌,6个月左右乳牙逐渐萌出-2岁半乳牙列形成。宝宝在出生后的1年之内,全部乳牙釉质钙化基本完成,在2年半之内,全部乳牙会萌出到位。大部分情况下,婴儿在6个月到7个月期间出牙,但是,一些婴儿因为受到遗传因素、全身性疾病、内分泌、环境因素的影响,会表现出牙早些或者迟些出牙,比如,部分婴儿四个月就出牙,而一些婴儿则会延迟到10个月到12个月出牙,这些均是正常的生理范畴。
若宝宝1岁之后仍没有出牙,可能会存在维生D素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营养极度缺乏等状况,此时家长需要立即带其到口腔科或者儿童保健科进行检查。针对牙齿的早萌问题,则可能是因为出牙期间,牙胚距离口腔黏膜比较近,使得乳牙能够过早的萌出。个别胎儿出生时就有牙齿萌出称作“诞生牙”或新生儿时期长出的牙齿称为“新生牙”如果极度松动建议拔除,否则脱落后容易误吸。
一些婴儿在刚刚出生,或者出生后不久,其牙床上部会附着有些白色的圆形颗粒,这些颗粒如米粒大小,好似刚刚长出来的牙齿,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马牙仔”,口腔专业称作“上皮珠”’出现此种症状,主要是因为牙齿在发育期间,没有被完全吸收的造釉细胞残余上皮形成的,同时附着到牙床上部的一种角化物,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其会自行脱落。由此能够得知,婴儿通常会在6个月左右出牙,因为其个体存在差异,一些婴儿会早出牙或者晚些出牙,家长无需惊慌,仔细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去医院检查即可。
2宝宝出牙时期,表现出不适是一种正常现象,顺其自然即可
宝宝在出牙时期,通常会表现流口水、咬手指等症状,大多可能是宝宝牙龈发痒或牙龈肿痛等不适,出现情绪、食欲下降。若家长单纯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通常会对宝宝的情绪,包括其食欲等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宝宝在出牙时,表现出诸多不适的症状,家长需要采用科学措施,比如,宝宝经常流口水,虽然和器官发育不完善有关,但家长仍要特别注意保持其日常口腔卫生,勤擦洗,同时观察宝宝的口腔,排除感染性疾病;很多宝宝在出牙时期,比较喜欢啃自己手指,或者啃家长手指,这表明其牙龈痒,这是一种正常的表现,家长尽量帮宝宝缓解其不适感,例如,可以将已经消毒处理的的牙胶,放到冰箱内部冷冻之后供宝宝咬,或者拿磨牙棒,让宝宝磨牙,采用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宝宝减轻其牙床的不适感。
对于家长来讲,如果发现宝宝出现情绪不安,或者过于烦躁,除进行情感安抚之外,也可通过游戏或者玩耍方法,转移其注意力。若宝宝表现出食欲下降,则不能勉强其进食较多的食物,避免引起其对食物的抵触。宝宝在出牙时期,可能会出现低热症状,大便的次数增加,家长无需惊慌,要多多关注宝宝体温和日常食欲,包括其睡眠和大小便状况,如果情况持续,则需要马上就医。
3宝宝出牙之后再帮助其清理口腔,单纯喂点儿白开水漱口就行
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在出牙之后,清理口腔就可以,没有长牙之前不需要,可以多喂一点儿白开水就行,其实不然,自宝宝出生,就需要进行口腔清洁。有报道指出,宝宝乳牙萌发前,家长就需要帮助宝宝清洁并按摩牙龈了,通过进行轻柔的按摩,能够帮助宝宝构建一个更加健康的口腔环境,促进牙齿顺利萌出。家长可以在自己手指上部缠好干净、湿润纱布,对宝宝的牙床进行轻轻的按摩,将上软垢及时清除。6个月左右,宝宝萌出第一颗乳牙,使用软毛刷蘸清水进行清洁处理,及时进行第一次口腔健康检查,接受健康指导。宝宝长到2、3岁,能够自己吐漱口水,则可让其使用儿童牙刷来刷牙,但家长需要监督并睡前帮助幼儿刷牙。
4让宝宝自己来刷牙,家长无需过多关注
在宝宝能够自己熟练刷牙前,家长需要进行辅助,因为婴幼儿时期宝宝的行为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完全掌握刷牙方法,所以,从开始刷牙,家长需要进行正确引导及监督,不能任由孩子自己刷牙。
5加强日常的口腔清洁,不会患有龋齿
除加强口腔清洁之外,家长还要耐心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健康、规律的饮食习惯,如果宝宝日常喂养不规律,或者奶瓶的喂养时间较长,睡觉含着奶嘴,则会对其口腔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过于频繁进食零食和甜食,也容易引发龋齿。为确保宝宝的口腔更加健康,家长需要按时喂养,安慰奶嘴的使用时间不能超出10个月,10个月之后,需要训练宝宝使用杯子来饮水,对宝宝食用甜食和零食的频度进行科学控制。
一些家长为促进孩子及时入睡,通常会在每次入睡之前使用奶瓶喂奶,宝宝通常会边吃边睡,这种行为需要及时纠正,如果纠正不及时,特别容易引起奶瓶龋,由于瓶塞会贴附到上颌乳前牙位置,奶瓶内部的牛奶容易发酸发酵,再加上宝宝的乳牙刚萌出,牙齿表面的结构不够成熟,受到酸性物质的影响容易出现脱矿、龋坏,与此同时,长期将奶瓶放在口中,宝宝的唾液分泌量减少,口腔的自洁效果差,均会加速宝宝上颌乳前牙龋坏。如果姿势不正确,还易形成反合,也就是“地包天”。家长需要在每日睡前30分钟喂奶,喝完奶之后刷牙、清洁口腔,然后不可以进食其他食物。
6乳牙反咬合无需立即纠正,等后期牙齿换完之后再说也行
如果宝宝出现牙齿反咬合现象,会影响上颌骨的发育,对孩子的脸型与美观产生较大影响,后期严重时还会对颞下颌关节产生负面影响,可以等孩子3岁到5岁左右,其知道如何配合了,需要立即进行矫治,尤其是家长有反合的情况,更需要早期干预。如果家长等孩子到13-14岁换牙结束再矫治,费时费力,效果不佳,严重时还需手术治疗,就为时已晚。
7乳牙早晚要换,不用管龋齿
大部分家长单纯认为,孩子烂牙没有什么,乳牙迟早替换,若治疗,不但成本较高,而且会耗费较长时间,还不如等乳牙自然脱落。其实,如果儿童乳牙患有龋齿,不但牙齿结构破坏,吃饭塞牙,有时还会疼痛,甚至肿胀,给儿童日常进食、咀嚼带来很大的影响,导致营养的摄入减少,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发育;同时牙齿龋坏影响美观,造成心理影响。
另外,如果儿童乳牙龋齿特别严重,还会对其恒牙萌出与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儿童的恒牙发育出现缺陷或萌出异常,或者发生其他异常现象,导致后期恒牙牙齿不齐,影响美观,严重的还会引发感染,病菌进入到血液当中,使得宝宝的心、肾脏等器官受到损害。所以说,家长应该经常检查儿童口腔,一旦发现患有龋齿,要及时就医,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龋齿预防应定期检查,涂氟,不能放任不管。
8儿童六岁左右,新长出一颗“六龄齿”,被好多家长误认为乳牙
很多儿童在六-八岁左右,最后边新长出的一颗大牙是第一磨牙俗称“六龄齿”,被好多家长误认为乳牙,任由其龋坏,原因是家长缺乏了解“六龄齿”对维持颌骨及咬合关系的重要意义,而且该牙齿位置靠后,不太容易清洁。大多数情况是儿童出现疼痛症状或入学校检查时发现问题,才得以治疗,如果发现的晚,口腔医师被动需要进行复杂的牙齿根管治疗甚至拔除它,对儿童牙齿排列及颌骨的发育及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所以需要社会加强宣教,及时对“六龄齿”进行窝沟封闭,预防龋病的发生。
9宝宝的乳牙没有发育好,因此其牙缝较大
随着宝宝的发育,家长发现原来整齐的乳牙间牙缝变大,不美观此缝隙被称作生理间隙,是颌骨的生长发育造成的。从解剖方面来分析,恒牙要比乳牙大,乳牙之间的缝隙,为恒牙的替换排列整齐奠定基础,乳恒牙在更替过程当中,牙齿才不会被完全挤歪。
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如果牙缝过大,容易塞牙残留较多的食物残渣,此时家长要引起足够重视,需要帮助宝宝加强口腔清洁,避免出现龋齿。
10过硬的食物孩子咀嚼不了,不能食用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针对缺乏良好咀嚼功能的婴儿,可将较硬食物切碎、煮烂之后喂食,针对已经具备良好咀嚼功能的宝宝,尽可能让其练习咀嚼,由于咀嚼会对颌骨产生生理性的刺激,对颌骨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能够锻炼颌面部肌肉,对口腔健康有利。
11儿童口腔无需按时检查,出现问题再去也不迟
不管是成人亦或是孩子,按时检查口腔特别重要,家长需要在宝宝长出人生的第一个牙齿后的6个月之内,带其去口腔诊所检查,每隔半年时间或者一年时间按时检查。通过按时检查,不但可以快速发现并处理问题,而且能够有效监测到宝宝牙齿的实际发育情况。并且家长可以了解适龄宝宝的口腔保健知识,帮助其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出现严重的口腔疾病。同时,宝宝在小时候养成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习惯,其后续就医依从性也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