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医药卫生 >> 中西医结合 >> 《中国结合医学》 >> 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4期 >> 利拉鲁肽+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4期

  • 学科:中西医结合
  • 刊期:月刊
  • 收录:中国期刊网
  • 地区:北京市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主编: 陈可冀
内容简介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11-4928/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0415,邮发代号:82-825。办刊宗旨:坚持预防为主,把提高临床正确诊断率,降低误诊率,从宏观的误诊学所涉及的医学、哲学、社会学范畴到误诊规律的研究,从单病种误诊标准的制定到临床实践中的理性认识及探索,为广大医学工作者服务是本刊的唯一宗旨。

利拉鲁肽+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2023-06-01 06:06:39 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4期 贾雄飞
资料简介

摘要:

鄂尔多斯市中医医院,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10摘要:目的:分析利拉鲁肽+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中,将40例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2型糖尿病40例作为对象展开研究,随机分组后,变成各自包含20例患者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单纯二甲双胍治疗,联合

利拉鲁肽+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贾雄飞

鄂尔多斯市中医医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017010

 

摘要:目的:分析利拉鲁肽+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中,将40例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2型糖尿病40例作为对象展开研究,随机分组后,变成各自包含20例患者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单纯二甲双胍治疗,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糖水平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两组发生率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联用,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且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基本相同,不会出现较大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利拉鲁肽;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安全性

 

2型糖尿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主要表现为血糖上升、胰岛素抵抗、胰高糖血素异常释放等。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血糖水平会不断地升高,病情严重者则会出现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如何有效地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是目前临床治疗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为了能够评价联合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次研究中选择了40例患者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中将4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所有对象的治疗时间均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随机分组后,变成各自包含20例患者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中男9例,女11例,年龄在42-75岁之间,平均为51.12±1.25岁;观察组男女数量分别为10例,最小40岁,最大75岁,平均51.14±1.21岁。经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单纯盐酸二甲双胍片(0.25g*100片 北京京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用法0.5g每次, 每日3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3ml:18mg(预填充注射笔),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0.6mg起始,逐步增加至1.2mg,用法:每日午餐前皮下注射。

1.3观察指标

血糖观察指标包括:依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血糖控制标准:空腹<7.0mmol/L,餐后2小时  <10.0mmol/L。不良反应观察指标包括:胀气、腹泻、厌食、恶心。发生率为所有不良反应和÷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计数资料行x²检验,用率(%)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X±S)表示。如果结果为P小于0.05,则证明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水平

如表1,治疗前两组的各项血糖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糖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血糖水平对比

202306041122.png


2.2不良反应

如表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表2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111.png

3讨论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出现代谢紊乱的情况非常常见,包括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治疗过程中也主要是以调节代谢、控制血糖为主[1]。一旦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容易引发其他的疾病,尤其是老年患者,一般都会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为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也因此,单纯的降糖治疗已经无法满足临床治疗要求,临床开始研究药物联用措施,旨在通过不同药物的共同作用,发挥更多的作用,保证治疗效果。

根据目前的研究认为,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病理和生理基础。其中胰岛β细胞功能的进行性减退,也是导致糖尿病不断发展和加重、血糖水平无法长期维持在稳定水平的主要原因[2]。因此,临床治疗中,主要是考虑改善或者是延缓胰岛β细胞功能的进行性衰退,选择性地使用药物,这才是对糖尿病进行治疗的重要途径。二甲双胍是传统降糖药,在临床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作用机制是对肝细胞、肌细胞、脂肪、胰腺细胞对于葡萄糖的处理能力产生影响,不仅能够对肝脏内葡萄糖生成产生抑制作用,还能够提升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脂肪、骨骼肌对于葡萄糖的实际利用率。同时,由于二甲双胍能够通过对胰腺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分泌胰高血糖素,这些作用通过活化蛋白酶实现,经过激活的蛋白酶会导致脂肪酸和胆固醇与蛋白之间的配合无法顺利实现,进而提升脂肪酸利用率。但是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并不能够对胰岛β细胞的进行性损害进行阻止[3]。并且单一大剂量应用,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威胁患者安全。众所周知,糖尿病自身就是冠状动脉疾病、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4]。当前2型糖尿病治疗主要目标,也已经从良好血糖控制,变成了全面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涉及血压、血脂、体重变化等。利拉鲁肽则能够在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上,改善患者的血压、血脂和体重。其作为一种受体激动剂,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能够在肠道中和天然GLP-1结合,对二肽基肽酶4分解产生抑制作用,延长药物半衰期,解决“人体天然GLP-1容易被水解”的问题,实现对胰岛β细胞损伤的对抗,改善胰岛功能,减缓病情的恶化速度[5]。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要好于对照组(P<0.05)。证明联合用药能够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收缩压,控制患者血糖。同时,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与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对照组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联合用药的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可以保证患者的耐受性、安全性。可见,联合用药可以在获得较好血糖控制效果的基础上,全面解决血糖代谢异常问题,并且由于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可以保证患者的接受度。

综上,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获得比单纯二甲双胍治疗更好的效果,将血糖控制在适合范围内,并且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姚明言,张靖,王杰,等. 利拉鲁肽联合德谷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J]. 天津医药,2022,50(6):663-667.

[2] 王妍,罗晓红,杨佳苗,等.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骨密度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12):2883-2886.

[3] 邓丽萍,武红梅,袁唯唯. 维格列汀二甲双胍复方制剂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22,30(2):116-119.

[4] 陈丽娟,叶桂云,闵翼,等. 二甲双胍治疗对SLC47A1基因多态性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影响的研究[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22,30(3):180-184.

[5] 黄晓颖,黄启友,谢竹夫,等.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结直肠癌发生率及其肠道菌群的影响[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51(3):317-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