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医药卫生 >> 中西医结合 >> 《中国结合医学》 >> 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6期 >> 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MRI的临床价值分析

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6期

  • 学科:
  • 刊期:
  • 收录:
  • 地区: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 主编:
内容简介

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MRI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3-07-31 03:07:12 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6期 文军
资料简介

摘要:

八一骨科医院 四川 成都610014【摘要】目的:分析CT与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以我院接收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CT,观察组采用MRI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概率。结果:对比两组病人的诊断结果,发现采用MRI检查对病人的诊断概率

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MRI的临床价值分析

文军

八一骨科医院  四川  成都610014

 

【摘要】目的:分析CT与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以我院接收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CT,观察组采用MRI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概率。结果:对比两组病人的诊断结果,发现采用MRI检查对病人的诊断概率明显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MRI检能够有效地诊断股骨头坏死,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关键词】CT,股骨头坏死,诊断效果,MRI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患者的年龄在30-60岁之间,由于意外、酗酒、外部损伤等因素,导致股骨头坏死的病因比较多,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在股骨头坏死的病人中,经常会有一些功能障碍,比如走路不方便,甚至会出现畸形[1-2]。股骨头坏死是一种有价值的疾病,其诊断应以 X线检查为主,并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疗的关键。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核磁共振成像(MR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手段。两组检查方法都具有快速、清晰,具有时间、空间分辨率、扫描效率高的优势,并且容易对股骨头坏死病灶部分进行成像。本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实验对象为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对照组年龄在52-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52±1.63)岁,男性19名,女性11名。观察组年龄在54-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23±2.63)岁,男性18例,女性12例,两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CT:西门子64排。设定条件:电压为120 kv,电流为250 mA,螺旋间距为0.85,以3.5 ml/秒的速率注入90 ml碘海醇(300 mg/ml),分别于30 s和60 s后对其进行了动脉期和门脉期的延迟扫描。

观察组采用MRI:采用飞利浦3.0T磁共振成像设备,以前、后联结作为基线,对股骨头部位进行了磁共振成像。参数设定:重复时间为280 ms,回波时间为3 ms,层距为3.5 mm,层厚为6 mm,矩阵选择320 mm×320 mm,偏转角设为20。对其进行冠状位、矢状位、T1WI及T2WI序列扫描,将其选择了作为对比剂,静脉注射剂量0.2 mmol/kg,其流速为1.5~2.5 mL/s。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诊断结果。

1.4统计学方式

数据处理使用SPSS24.0系统,将所得到的数据行t检验,以image.png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表示。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诊断概率情况

两组患者不同方法检出概率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两组病人诊断准确率对比(n=30,%)

image.png


3讨论

股骨头坏死(ONFH)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疾病,其发生发展缓慢,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是,如果在病变的初期,及时地进行干预,治愈的几率还是很大的。随着疾病的发展,可以由于严重的缺血而出现股骨头坏死,这个时候可以引起病人的剧烈的痛苦,通常情况下,病人的情况已发展到了中、后期,病人的股骨头的结构会受到很大的损伤;由于存在着股骨头塌陷、囊性病变和硬化性病变,因此必须采用假体置换术,这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疼痛,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3-4]。目前,对该类病变的诊断主要采用 X射线、 CT、 MRI及手术、组织学三种方法,但 X射线易产生误诊、误诊,且外科治疗损伤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CT通过采集 X射线和γ射线等影像资料,进行3D重构,可以清楚地反映出股骨头小梁的变化,为临床上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此外, CT具有更高的密度和更高的空间分辨能力,可以进行多层次的扫描,可以从多个角度更好地了解股骨头的损伤情况。健康人的股骨头 CT表现为星芒状,早期的病灶可以看到股骨内的皮质增厚或皮质下的细小骨折,还可以分辨出星芒状结构,这说明病人的症状比较轻微[5]。如果病人的症状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关节面的硬化或者是崩塌等,这样可以更好的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然而, CT检查不能准确地反映出股骨头碎裂的具体情况,也不能准确地判断出股骨头碎裂的具体原因。本次研究中,两组的诊断准确度差异明显(P<0.05),分析原因可知,CT扫描因其强烈的放射作用,可引起细胞和血管的损伤,对手术后的血液供应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与 MRI相比, CT扫描成本更低,检查难度更小。MRI是一种更高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在活体动物体内诱发 HRNAs产生 MR效应,无放射性,对病人的身体健康无危害,具有比 CT更高的分辨能力,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 HRNAs的解剖学改变。MRI可以在任何截面上进行扫描和图像,可以在任何截面上对其进行扫描和图像,可以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还可以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还可以对其早期的片状或线片状水肿进行系统的分析。在MRI最早的特征性表现是在T1加权图像上出现带状低信号包绕脂肪信号,T2加权图像上或Turbo回旋序列像呈现“双线征(Double line sign)”,即外缘的低信号线和内缘的高信号线,内缘代表血管化和新生骨,是坏死骨与活骨之间的分界线,在双线征内的病变区可呈现低信号、等信号或高信号区;在T2压脂像上骨坏死呈现片状或点状高信号;从而为临床上对病变的诊治及分级提供了可靠的参考。除此之外, MRI还可以对骨髓腔壁有无损伤进行探查,从而可以及时的检测到骨骼内部的炎症反应,并根据损伤的组织的代谢状况来判断出关节的水分,说明本法能准确地确定病灶的位置,并能较好地展示病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病理学资料。MRI对此病变的确诊率与组织学确诊率相近,但明显优于 CT,这表明 MRI是一种可靠的判断方法。在临床上,可以把 MRI列为最好的评价指标,可以增加对病人的诊断,有助于病人的早期治疗。

综上所述,与CT相比,MRI能更好地为股骨头坏死病人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胜泽,陈芳,郑杰.MRI、多排螺旋CT对成人股骨头坏死及经皮置管术介入前后影像学特征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23,61(12):42-45.

[2]游斌,蓝艺婷,黄秀珠,吴航,高慧晶,林恒山.磁共振坐骨股骨撞击相关参数联合坏死体积百分比预测股骨头坏死塌陷的临床价值[J].分子影像学杂志,2023,46(02):297-301.

[3]薛冠男,张白雪.磁共振成像不同序列对国际骨循环学会Ⅰ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3,24(01):66-68.

[4]许林森,祝华强,黄文健,黎洪慨.单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双侧坐骨股骨间隙的MRI表现及其与继发IFI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2023,34(02):244-247.

[5]史珊,杨学东,石凤祥,谢利民,于潼,白杨,孙黎,洪洋.磁共振半定量评分对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的Ⅱ~Ⅳ期软骨损伤可靠性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3,20(01):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