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南京 226000摘要:目的:探讨在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护理中应用疼痛护理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共选取132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为四肢创伤骨折,采取盲抽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预与观察两个组别,分别为66例患者,前者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手段,对两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比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南京 226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护理中应用疼痛护理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共选取132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为四肢创伤骨折,采取盲抽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预与观察两个组别,分别为66例患者,前者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手段,对两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24、48、72h疼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及术前(P<0.05)。与此同时,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基本无差异(P>0.05),而护理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于四肢创伤骨折患者而言,给予疼痛护理不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更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关键词:疼痛护理;四肢创伤骨折;急性疼痛;应用效果
引言:创伤性骨折由于外伤或疾病所引起的骨结构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受到破坏,以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畸形及可扪及骨擦音、异常活动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还需及时展开系统性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本文主要探讨了不同护理干预手段在四肢创伤骨折中的应用差异表现,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院内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时间在2021年4月~2022年3月区间,受到后期对比工作所需,可将其进行分组,在此过程中应当遵循随机性原则,需确保各组成员符合均等性特点。列入实验的患者年龄均在24~53岁区间,对照组与观察组男女人数、平均年龄分别为37、29例(39.14±4.56)岁与35、31例(40.27±3.92)岁。将其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呈现出(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配合医生对患者展开各项治疗操作,并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做好情绪安抚工作,同时为患者讲解与四肢创伤骨折相关内容,告知患者缓解方式方法与需注意的事项等。
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手段,以此来减轻患者疼痛感,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组建专项小组,为保证后续护理工作有序开展,还应当提前成立护理小组,纳入经验丰富、专业素养较高的医护人员,包括科室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等,并组织人员展开培训,具体内容以疼痛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术等方面为主,而后分析常见病例来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最后在此基础上制定疼痛护理计划方案,明确护理程序及护理方法[1]。②健康教育,多数患者对自身病情了解甚微,这也大大降低患者依从性,对此还需及时对其展开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骨折发生机制、治疗方式方法、相关注意及配合事项、常见不良事件等,并告知患者疼痛是创伤骨折常见反应,在此期间可通过分发疼痛知识手册的方式,让患者充分了解与疼痛相关的知识以及疼痛可能会导致的并发症,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使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各项操作[2]。③心理疏导,因生理的疼痛感会导致患者情绪发生较大变化,这也会直接影响到血压、心率等指标的稳定性,恶性循环下患者疼痛感会更加强烈,对此护理人员还需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态,通过沟通了解患者情绪情况,在此基础上展开心理疏导可也切实提高其针对性,并达到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机体耐受力的根本目的。④疼痛护理,在对患者展开疼痛护理时还需进行评估,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可采取聊天、播放视频的方式来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使其身心均处于较为稳定状态,减轻患者生理疼痛感;若疼痛较为强烈且影响到睡眠,患者处于焦躁不安状态时还需给予适量镇痛药物,在应用镇痛药物时还需严格按照三阶梯法,轻度可先给予非甾体药物,中度给予弱阿片,重度疼痛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同时还需在患者病情稳定指导其进行肢体功能训练,这不仅可以降低疼痛感,更可以降低各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3]。
⑤患肢护理
1.3 观察指标
在术前术后利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量表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分值在0~10分区间,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疼痛感越轻,反之为重。同时为获取患者心理状态,可在护理前后应用SAS、SDS量表展开评估,分别表示焦虑、抑郁情绪,中线分值分别为50、53分,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越轻,相反则为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在统计中所使用的软件为SPSS20.0,其中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x±s)、[n,(%)]表示,检验时用t、X2,若在对比后,各指标数值有明显的差异,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通过评估所得,术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相对较为均衡(P>0.05)。而术后24h、48h、72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将其对比后可见显著差异(P<0.05)。具体数值见表1。
2.2在将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整合后可见,护理前患者各项评分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干预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较低,数据之间有一差异表现(P<0.05)。具体数值见表2。
3 讨论
四肢创伤骨折多由于外界暴力因素所致,如车祸、高空坠落等,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通过及时有效的保守和手术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如不重视,则易致残,甚至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但因手术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疼痛感,虽然并未持续较长时间,但同样会给患者机体带来不同程度损伤,生理的不适也会影响患者情绪,给治疗工作开展造成一定阻碍,对此还需加强护理干预,配合疼痛护理来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3]。
综上所述,在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疼痛护理不仅可以使得患者疼痛感有效降低,更能够缓解其不良情绪。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崔倩,刘苗,徐文杰等.针对性心理护理结合系统性疼痛控制在四肢创伤性骨折患儿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05):100-102.
[2]卢雨.疼痛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01):111.
[3]杜雪清,冯周莲,陈丽冰.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06):75-77.
[4]韦冬梅,张耀利,梁良等.探讨综合护理减轻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4):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