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目的:评价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循证护理方式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患者74例,为进一步观察循证护理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74例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和循证护理两种方式展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循证护理方式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患者74例,为进一步观察循证护理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74例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和循证护理两种方式展开研究,观察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显示,使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提升和改善对该类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住院、住院费用、卧床时间等均有显著的改善,与常规护理一组患者相比较具有显著优势。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方式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及患者住院时间的缩短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效果
在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其发病率逐渐上升,不良反应也越来越显著。虽然现在各种先进的医学技术都在不断的发展,许多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都能得到有效的救治,但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治疗后会出现心律不齐,是一种非常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现象。如何更加有效和科学地对这类病人进行护理,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病情恢复的时间,都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多的规定和要求。文章通过对疾病心肌梗死后心律不齐病人采用循证和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比较和研究。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患者74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患者年龄在45-82(52.66±3.58)岁,患者患病的时间为1-4(2.34±0.52)天,所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且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对于存在意识障碍、智力障碍、沟通障碍的患者排除。所选患者基本情况之间存在较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甲组:给予病人一般的护理,嘱咐病人尽量多卧床,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打开窗户通风。
乙组:采用循证护理。
(1)界定循证护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循证护士队伍,其中成员以责任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为主,对其进行有关心功能的改善和循证护士的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对循证医疗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界定,寻找相关的资料,让医护人员对这些证据的精度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根据病人的具体状况,制定出循证护理计划。
(2)实施循证护理:①心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比较紧急,而且在发病之前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因此,大部分人都没有做好心理建设,患者在发病之后,很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并且情绪的起伏很大。为此,要增加与病人交流,告知其与AMI相关的知识,并向其说明治疗方案与效果等,以帮助缓解病人的各种负面心理。②病情监护:AMI患者在发病后两周内,大部分都会出现心律不齐的症状,因此,医务工作者必须要监护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一旦出现头痛、心悸、胸闷等症状,就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及时告知主治医师[1]。③环境护理措施:护士在入院后,应为病人安排一个安静、温暖、湿润的房间,并根据相关规范,进行灯光和通风的调节,防止无关人员擅自离开房间。与此同时,尽量缩短家属探视的时间,尽量集中在同一时段内,保证病人充足的睡眠。④健康知识宣传:医务工作者要向病人及其家属宣传关于AMI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以及各种不良反应,包括如何预防 AMI的发生,以及如何照顾病人家属,如果病人有疑问,要及时利用专业知识来回答。⑤吸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因此,在给病人进行氧气治疗的时候,要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氧气治疗,防止出现缺氧。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患者住院时间、心功能改善情况、卧床时间以及住院的花费等进行汇总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在这一次的观察和研究中,笔者使用了SPSS25.0作为数据统计分析工具,通过t检验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差异,并明确两组之间差异的显著性,以从数据层面获得有效的量化解释,以验证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结果
2.1心功能
乙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更显著,且P<0.05,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的比较(x±s)
2.2临床数据
乙组患者临床数据改善更显著,且P<0.05,见表二。
表二 两组患者临床数据的比较(x±s)
3.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了该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时候,大部分都会伴随着一些心律失常,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结果,不仅会给病人自己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也会给家属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因此,在临床上应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提高其治疗的质量和疗效。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近年来被应用于各种疾病的介入和护理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与常规的介入与护理相比,循证护理并没有利用护士自身的经验来进行对病人的护理,而是通过监控病人的情况,来对所出现的一切问题和极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副作用等进行讨论和沟通,寻找相关的文献资料,找到相关的理论依据,预防任意和盲目地进行护理,其护理的关键就在于以病人为中心,尽量地去实现病人所赋予的各种合理需求,从而降低在医疗上的损失。
本次研究中采用循证护理的一组患者在护理后,其临床的相关指标和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改善,其理由是:循证护理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整体性,在病人入院后,其要求护士要为病人安排一个更加舒服和安静的房间,保持病人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保证病人得到充分的睡眠,从而减少病人的入院所需要的时间,节省医疗费用。并且,循证护理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及早发现病人的各种负性心理,并增加与病人的交流,以缓解这类负性心理,使病人建立对治疗的自信,积极地进行护理与治疗,提高病人对护士的信赖感。因此,在对该类患者开展临床护理时应对循证护理的方式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方丽梅. 循证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6):4.
[2] 陈红帅. 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