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七台河市精神卫生中心 黑龙江七台河1546002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56[摘要] 目的:观察精神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安全护理管理对策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9.03~2022.06时间段内,对比分析80例精神科患者,分析护理方案,对比临床应用价值,动态随机化分组,对照组/40(一般护理),实验组/40(安全管理1七台河市精神卫生中心 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2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56
[摘要] 目的:观察精神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安全护理管理对策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9.03~2022.06时间段内,对比分析80例精神科患者,分析护理方案,对比临床应用价值,动态随机化分组,对照组/40(一般护理),实验组/40(安全管理护理),对比患者(1)护理质量评分;(2)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相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明显优化,(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包含护理人员、就诊环境及家属等,实施安全管理护理干预措施,可积极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本院整体护理质量水平,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安全护理管理对策
精神科与其他科室相对比,由于患者疾病类型较为复杂以及具备特殊性,导致精神科安全性尤为关键。但目前大多数医院精神科内仍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导致精神科医患纠纷事件发生几率较高。对此,应当积极采用安全护理管理对策。本研究在2019.03~2021.06时间段,对80例精神科患者进行研究对比,观察精神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安全护理管理对策的临床效果,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比分析80例精神科患者,在2019.03~2022.06时间段内,动态随机化分组,护理方案分析,对比临床应用价值,对照组/40(一般护理),实验组/40(安全管理护理)。
对照组,男患者(20/40、50.00%),女患者(20/40、50.00%),年龄20~55岁,平均(37.50±0.33)岁;实验组,男患者(23/40、57.50%),女患者(17/40、42.50%),年龄21~55岁,平均(38.00±0.24)岁,P>0.05。
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一般资料无缺损,自愿参与。(2)伦理审查委员机构同意活动。排除标准:(1)心肝肾脑疾病、恶性肿瘤、生活能力完全丧失患者。(2)临床资料不完善患者。(3)中途退出患者。
1.3研究方法
对照组一般护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病情监测、生活护理等内容。
实验组安全管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对不同患者病情之间有所了解,并全面观察患者病情发展状态,制定完善护理安全体系,加强患者心理疏导,提升患者治疗信心。此外,还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安全防范知识,包含药品管理、医患沟通方式以及自我保护措施等内容。此外,医院方面应当对住院环境进行全面优化,检查患者是否随身携带危险品等,面对拒绝配合治疗患者,应采用静脉输液及鼻饲等方式,监督患者按时服药。
1.4观察指标
探讨患者(1)护理质量评分;(2)不良事件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
软件:SPSS28.0;格式:计量资料()、计数资料(n,%),校验:T值、X2值完成数据校验,结果: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
2、结果
2.1护理质量评分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如下:护理人员仪表(89.31±6.51)分、治疗环境(85.29±5.55)分、心理指导(86.26±6.21)分、护理服务态度(90.26±2.65)分、不良事件管理评分(91.32±2.94)分;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相对比对照组,数据优化积极。
表1 患者护理质量评分 (±s)
2.2不良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50%,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7.50%;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比对照组,数据改善趋势显著。
表2 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讨论
精神科患者由于自身脑部功能紊乱,引起语言、肢体行为异常等问题,对此在实际治疗当中应当及时对患者生命安全进行重视,保障患者本人及医护人员生命安全。传统护理由于着重关注护理效果,导致未及时关注患者实际需求,而患者在病情多变不稳定因素下,易导致护理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对此,应当积极探究有效护理管理方法[1]。
数据相对比,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有明显改善。精神科患者不安全因素如下:护理人员、患者本人及家属、住院环境三部分。护理人员方面,由于护理人员自身法制观念较为薄弱、专业知识技能不佳,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均导致医患纠纷事件发生几率较高[2]。而患者方面由于自身存在病态思维,易出现幻听、幻视及被迫害妄想等问题,易出现逃跑、自杀及伤害他人等行为,使得患者本人及护理人员处于危险当中。而住院环境方面,由于医疗环境较为简陋,设施不完备以及设施不够合理等问题,易提升看护困难,导致逃跑及跳楼不良事件发生[3]。安全管理护理模式,可积极保障精神科患者治疗有序进行,降低医患纠纷事件发生几率。医护人员在该护理模式下,可全面提升自我风险防范意识及业务能力,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护理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护理实施于精神科护理当中,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满足患者实际护理需求,提升本院整体护理质量水平,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明忠,郝建娟,许灿军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疗效、执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07):144-146.
[2]张春艳,李娇,王梅花.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2,5(02):138-142.
[3]王兆平,郭伟霞,陈蓝宝等.人文关怀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社会功能中的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03):33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