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中国教工》 >> 中国教工2023年5期 >> 浅析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合作共育策略

中国教工2023年5期

  • 学科:教育学
  • 刊期:半月刊
  • 收录:中国期刊网
  • 地区:北京市
  • 主管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
  • 主编: 万珍丽
内容简介
《中国教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综合性学术期刊,系中国教育工会会刊、G4纯教育学术期刊,中国期刊网收录期刊。

浅析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合作共育策略

2023-05-24 07:05:28 中国教工2023年5期 赖生芳
资料简介

摘要: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第二实验幼儿园,福建省 三明市 354500摘要:科学有效的亲子联系是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重要保证。提高亲子联系科学性的关键是与家、园、校三方合作,促进亲子联系,在教育上共同发力。近年来,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家庭合作的重要性,家庭合作育儿已经成为幼儿

浅析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合作共育策略

赖生芳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第二实验幼儿园,福建省 三明市 354500

摘要:科学有效的亲子联系是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重要保证。提高亲子联系科学性的关键是与家、园、校三方合作,促进亲子联系,在教育上共同发力。近年来,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家庭合作的重要性,家庭合作育儿已经成为幼儿教育发展的主流,这也给连接幼儿的工作带来了一些启示。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家园合作的视角下越来越受到关注。幼小衔接不仅需要幼儿园的努力和教师的帮助,还需要家长共同配合。所以幼儿园要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沟通家庭教育,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家园同心、幼小协同,尽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园合作;共育

引言

由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是两个教育阶段的衔接,科学的幼儿园和小学衔接可以让孩子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可以有效地消除孩子不适应新环境的现象,促进孩子未来的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家园合作的视角下,幼儿园需要深入了解和发掘家园合作的方式,着眼于幼儿未来的发展,创新幼小衔接的教育形式,通过家庭与幼儿园双方的积极努力与合作,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生存能力。

1、家园校协同的重要意义

幼儿在幼儿园阶段的课程学习更多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的,幼儿的学习从直接体验中收获。进入小学阶段后,孩子接受的学校教育主要是标准化教学和家庭作业练习的形式,比幼儿园阶段的教学方法更系统、更规范。教育观察发现,一些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不适应状态,进而出现消极、逃避学习的情绪。同时,有些家长不太重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只注重知识的联系,从孩子的学习成绩来判断,却忽视了孩子的成长需求,未能引导孩子有效适应。《幼儿园教育指南》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要积极与家庭、社区合作,与小学对接。通过综合利用各类优秀教育资源,多方合作合作,发挥教育资源的互补性和引导作用,为孩子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的行为最显著的影响是他们的能力和成就。在相关的社会调查和观察中发现,低年级学生听力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差,难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1]。这些问题的核心因素在于幼儿本身在幼儿园没有扎实的能力和素养基础。一方面,能力素养不足对于小学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另一方面,能力素养不足也使得部分儿童难以真正形成积极主动的环境适应能力,表现出消极厌学等负面情绪,影响他们快速融入小学阶段的学习[2]。为了能够有效缓解这一问题,需要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过渡阶段的衔接教育出发,其中幼儿园需要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持续优化、小学教师需要通过与幼儿园教师展开协作,为儿童提供小学场景的感知条件,帮助大班儿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间接地了解小学生活,形成一定的心理预期。家庭方面要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心理引导,帮助儿童摆脱恐惧心理。通过三方的彼此协作,带动儿童快速适应新环境、参与到小学学习中,实现高质量的衔接过渡。

2、幼小衔接策略

2.1、强化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在现代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要求。教师作为组织教育活动、培养人才的“第一人”,其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职业道德和专业发展意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因此,要在家、园、校三方合作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幼儿园应与小学合作,积极开展儿童与儿童联系的教研活动,组织幼儿园教师参与,重点研究《幼儿园教育指导意见(试行)》、《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联系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探讨家、园、校联系工作方案[3]。使幼儿园教师在资源共享、经验积累中得到专业化发展。教研活动可以由园长主持,也可以由幼儿园教师轮流主持,通过设计活动组织方案,进一步锻炼其专业能力。同样,小学应积极强化对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其充分认识一年级上学期的“入学适应期”本质,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

    2.2、开展特色活动

幼儿教育是儿童、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父母忙于工作,忽视了与孩子的陪伴和沟通,对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联系工作重视不够[4]。为此,幼儿园要积极为家长提供进入幼儿园的机会,通过开展园内特色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人生成长,实现家园共育。幼儿园可以借助各种节日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亲子活动的教育功能,使家长和教师之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2.3、打造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幼小衔接工作模式

小学是儿童交往的延伸阶段。家庭合校模式的形成需要优化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多元教育优势,通过创造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模式,加强多元合作。首先,出射机制。一方面,幼儿园教师要能够走出幼儿园走进小学校园,积极了解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然后在幼儿园教学中将所获得的学习认知融入到游戏活动或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我们组织大班孩子到小学校园体验小学生活。在幼儿园教师的组织下,开展参观、感知、参与等活动,引导幼儿近距离体验小学生活,降低幼儿进入小学后不适应的概率。其次是请进来机制,一方面要积极主动邀请小学教师进入幼儿园中与儿童进行交流沟通,小学教师在沟通中尽可能多地了解幼儿园内儿童喜欢的学习方式、他们的学习生活习惯等,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小学一年级教学,提高幼小衔接的适应性。

结束语: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虽然方法不同,但出发点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促进孩子更好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在身心健康、生活、社会交往和学习四个方面,家庭、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相融合,从生活、游戏和社会的角度出发,实施家庭、幼儿园和学校的三方合作和共同养育,对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幼儿园与小学应高效协同,强化教育协作,构建家、园、校三位一体幼小衔接机制,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引导,让每一名幼儿都能平稳地向小学过渡,实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福英.立足家园合作  共促幼小衔接[J].幼儿教育,2016(16):46-48.

[2]田茵.浅析家园合作如何协助幼小衔接平稳过渡[J].教育教学论坛,2016(19):212-213.

[3]鲁修媛.家园合作  有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J].才智,2014(25):68.

[4]彭海萍.家园合作创设幼小衔接  学习环境的实践研究[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