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源实验学校小学部,广西河池 547100摘要:对计算的兴趣是指喜欢或关心数学计算的情感,也被看作是一种争取正解和进行计算活动的自觉倾向,体现为对计算的选择态度和积极的情感反应。兴趣是数学学习的动力,也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随学段的升高逐渐增加,培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源实验学校小学部,广西河池 547100
摘要:对计算的兴趣是指喜欢或关心数学计算的情感,也被看作是一种争取正解和进行计算活动的自觉倾向,体现为对计算的选择态度和积极的情感反应。兴趣是数学学习的动力,也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随学段的升高逐渐增加,培养小学生的计算兴趣,不仅能使其保持数学学习热情,而且有助于提升其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培养小学生计算兴趣的策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助力学生的计算水平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计算兴趣;培养
引言
基于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将“兴趣”融入教学,唤醒学生的学习活力,改进课堂教学措施,以学生为本。根据上述要求,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参与数学计算时,一方面可以向趣味性靠拢,激发学生参与计算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其计算能力。
1、优化新课导入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新课程的成功引入可以使整个数学课堂变得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抽象,逻辑性强,应用广泛。深刻认识学科特点,优化新课导入形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应选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示教材知识,设计形式丰富的游戏活动,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以人教版版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的教学为例,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算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计算能力,使之能求积、商的近似值,懂得循环小数的意义。首先,教师可以引用“折扣价格比对”案例,迁移归纳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列式并探索求解小数除法的技巧,利用问题优化新课导入形式:①小数点的位置在哪里?②除不尽怎么办?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深入思考,获得源源不断的计算动力,从而得出:商的小数点必须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不尽可以在余数的末尾添0后继续除。最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与新课导入案例相似的“牛奶价格比对”问题,优化新课导入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产生计算小数除法的兴趣,深刻理解所学基础知识。
2、创设计算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在计算的过程中感知计算的意义,从而产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快速进入计算学习状态,调动学生主动计算的积极性。在情境创设环节,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及教学内容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选择合适的情境创设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有效接受新知识,并感知数学计算学习的意义。例如,在教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教师便可结合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让学生真正明白计算的意义,并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如下情境:小熊猫在森林里开了一家水果店,让我们来看一看小熊猫的水果店里有哪些水果?一共有几个水果?(水果箱里有4个苹果,水果箱外有5个苹果)在情境的引导下,学生会对水果的数量进行计算。在学生数完水果后,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你可以利用已知条件,运用加减运算的知识,算出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吗?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进行深入思考,并列出“5+4”这一算式。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得以有效提升。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计算教学情境,可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计算知识的了解,有效挖掘学生的计算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指引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开展学习活动。
3、培养审题习惯
因审题不慎而导致失分、失分的情况屡有发生,说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措施,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从而降低审题出错的概率,提高计算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方式读题,让学生在读题过程中获得乐趣,使其关注题目内容。如在看到题目后,教师要求全体学生先大声地朗读题目,再小声地细读题目,接着无声阅读题目,同时用铅笔标记关键条件。在该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地加深对题目的印象。如用讲演故事的方式审题,当课堂中出现一道应用题时,教师可以找某些学生作为读题者,根据题目内容,分饰各个角色,活灵活现地念读题目,如应用题的题目为“在星期天的早晨,小灰出门找小豆玩耍,走了……”,题目中包括小灰、小豆等人物,教师可以让学生演绎,当出现数字时,可以进行提问,促使学生对题目产生疑惑,再想办法计算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题目中的关键字,因为在每道题目中,通过某些文字会透露出重要的解题信息,学生可据此找到解题的法门,如某一题目中出现“……比……贵……”代表某物的价格更高,出现“……比……便宜……”代表某物的价格更低。还有,有些题目中会出现关于时间的文字,会涉及计算时需要考虑的时间,如题目为“电力公司统计某小区在第二季度的用电额度……”,该题中的“第二季度”涉及时间,在计算用电额度时需要转换为天数,即91天,才能准确算出结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可以使他们获得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内在动力,促进他们将所学内化为计算技能,不断提高计算精度,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优化新课程的导入形式,创设计算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审题习惯,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使之深入理解计算算理。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自主进行计算、反思,能够有效降低计算的错误率,为今后的数学学习与可持续发展强基固本。
参考文献:
[1]张如雄.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8(01):230-231.
[2]李锦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上),2016(09):208-209.
[3]许小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兴趣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