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中国医学人文》 >> 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11期 >> 小儿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11期

  • 学科:
  • 刊期:
  • 收录:
  • 地区: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 主编:
内容简介

小儿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2023-10-06 10:10:31 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11期 黄炳非
资料简介

摘要:

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 广西 河池 547000变应性鼻炎(AR),也称做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打喷嚏、流鼻涕、鼻子痒以及鼻黏膜肿胀都是此病发作时的主要表现症状,而且患病后,还可以引起咽炎、气管/支气管炎以及鼻窦炎、结膜炎、中耳炎和哮喘等多种并发症。小儿变应性鼻炎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

小儿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黄炳非

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 广西 河池 547000

 

变应性鼻炎(AR),也称做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打喷嚏、流鼻涕、鼻子痒以及鼻黏膜肿胀都是此病发作时的主要表现症状,而且患病后,还可以引起咽炎、气管/支气管炎以及鼻窦炎、结膜炎、中耳炎和哮喘等多种并发症。小儿变应性鼻炎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可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影响到患儿的智力发育。此病迁延难愈,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据相关数据统计称,近几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内此病患儿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但是,由于此病缺乏典型性临床表现,且患儿的表现症状又较为多样,加上患儿多描述不够准确,导致了此病的误诊、漏诊率均较高。因此,对于儿科来讲,需要格外注意此病的防治工作。本文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小儿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一、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病理机制

变应性鼻炎的病理机制十分复杂,导致此病的外因包括各种吸入性过敏原和物理因素,其中吸入性过敏原主要包括动物的毛发、螨虫、灰尘、棉絮、植物芬粉、汽油、油漆、化妆品(如香水),物理因素主要是冷空气等。此外,遗传因素以及个人体质也与此病的发生具有密切关联。因此,变应性鼻炎患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尽量不要与过敏原接触,也不要在忽冷忽热的环境中生活。

二、小儿变应性鼻炎的早期预防和干预

首先,在胎儿时期和婴幼儿时期就要注意预防,孕妇在怀孕期间,以及婴幼儿都要尽量避免与过敏原接触,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此病发生,或是减轻此病的症状。其次,对于已经罹患此病的患儿,要尽量预防其病情发作。再次,患儿发病后应该及时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不可以私自滥用药,也不可忽略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引起其他疾病。

三、小儿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随着对小儿变应性鼻炎研究的深入,对此病的病理因素了解的越来越全面,治疗此病的方法也越来越多,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此病的方法包括内服的西药以及经鼻腔给药的西药,还包括中医辩证施治法等。其中,经鼻腔给药的方法因给药方便,见效快,安全性好等诸多优势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普遍。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种:

(1)皮质类固醇,此类药物在控制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时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此类药物在停用后,并不能够持续性的维持其治疗效果。

(2)抗组胺药:如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此药为一种新型,是一种潜在的长效抗过敏化合物,在防治过敏性鼻炎以及支气管哮喘方面效果显著,但是,用此药后会有倦怠感以及嗜睡的情况,因此,对盐酸氮卓斯汀高度过敏者要严禁使用此药,而且6岁以下的患儿也不可以使用此药。

(3)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

怎样正确使用滴鼻液对治疗,正确使用方法:

1、清理鼻腔内的分泌物,建议压住一侧鼻翼将分泌物轻轻擤出来,或者回吸后从口中吐出,尽量不要捏住双侧鼻翼用力擤,以免分泌物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

2、采取仰卧位姿势或者采取坐位姿势并依靠沙发,尽可能使头部后仰下垂,同时还可以在肩下垫枕头,尽量使鼻孔保持垂直向上,这样可以避免药液流入咽部,引起口干、口苦等不适症状;

3、往鼻腔内滴入适量的药液,并且轻柔按压住鼻翼,使药液均匀分布在鼻黏膜上,让其发挥药理作用,一般保持这种姿势2-3分钟后可以起立,促使多余药液从前鼻孔流出。

婴儿给药技巧(生理盐水滴鼻液)

1、让宝宝仰卧。在肩膀上放一条卷好的毛巾,这样宝宝的头就在胸部以下了。

2、在每个鼻孔里滴2到3滴药。静置30 - 60秒。

3、然后,抱着宝宝,脸朝下。这样可以让粘液流出来。

4、用棉球擦拭并清洁鼻孔周围的粘液分泌物。不要用棉签。

5、必要时也可以用软吸管吸掉多余的粘液。

需要注意的是,滴鼻液为化学合成的制剂,具有一定收缩血管的作用,可能因此产生刺激性,严重者可能会诱发头晕症状,因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尽量避免长期使用。对于鼻炎、鼻窦炎还需综合治疗,必要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炎、减轻充血。

以上,就是一些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日常生活中,各位宝宝家长要注意,尽量避免让宝宝与过敏原接触,避免病情反复或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