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莒县人民医院 276500【摘要】目的:探究护理管理干预对老年静脉输液患者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的研究一共将84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选进,时间最初为2020.1月,最终为2020.12月。使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不同的2组(对照、试验),均有42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管理干预,对比护莒县人民医院 276500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管理干预对老年静脉输液患者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的研究一共将84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选进,时间最初为2020.1月,最终为2020.12月。使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不同的2组(对照、试验),均有42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管理干预,对比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试验组静脉炎、液体外渗以及回血致堵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存在差异。结论:对该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干预有着良好效果,可有效降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管理干预;老年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
静脉输液主要指临床治疗中,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以及药物等由静脉输入体内。静脉输液治疗包括肠道外输液、营养支持以及用药和输液等,也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法。静脉输液作为临床疾病治疗的主要途径,有着药物起效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在各个科室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对老年患者进行输液过程中,由于老年患者血管较差,再加上静脉输液属于侵入性操作,很容易在治疗过程中因为药物以及创伤性等问题引起药液外渗和静脉炎等不良事件情况的发生,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增加医疗纠纷问题的发生。所以在对老年患者进行输液过程中,应当加强护理干预,进一步降低输液不良事件情况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将84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纳入时间2020.1月~2020.12月。患者个人资料、家庭信息均记录电子表格。采用随机的方式分成不同的2组(对照、试验)后进行资料分析。对照组:由22例男性与20例女性组成,年龄最低与最高分别为63、87岁,平均在(75.00±12.50)岁;试验组:由23例男性与19例女性组成;年龄最低与最高分别为62、87岁,平均在(74.50±12.41)岁,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①资料完善;②均知情了解内容,并签署同意书;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精神疾病者;②家属抵触情绪严重。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及时更换输液药物,并观察患者针头是否出现脱落。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管理干预,即:
(1)完善输液流程:对护理人员进行输液流程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充分掌握输液车固定使用的方法、物品配备定量以及每日补充和输液不良事件的处理方法等,提高输液工作效率。
(2)加强输液安全管理:可为患者制定手腕带,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以及床号等信息,在输液之前需要主动询问查明患者身份,保证用药安全性;健全监督机制,对每个小组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组长需每周进行2次左右的工作检查;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与服务规章制度,护理人员需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与专业能力,更好地保证输液的安全性。建立审核制度,要求每位输液护理人员基本上能够做到一针完成,减少穿刺次数,并在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针头;穿刺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同一静脉反复使用;对于意识不清或者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当采取加班固定,防止药液渗漏或针头滑脱。护理人员应当掌握药物输注浓度与速度,针对高危药品应当提前确认静脉通道是否建立成功,最后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输注速度;在输液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穿刺血管,由于一些患者病程较为漫长需要长期输液,所以血管的选择很重要,所以需要保证能够选择管腔较大、弹性较好与回流通畅的血管,避免血管较细不利于穿刺与观察。在注入刺激性较强且浓度较高的药物时,应该尽可能选择多条血管交替使用,并且避免多次穿刺造成血管刺破的情况,防止药液外渗。
(3)加强培训:在护理前需要提前建立护理管理小组,由1名护士长与护理人员组成,根据临床中常见的输液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制定应对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药理知识的讲解,并加强其穿刺技能与心理素质培训;定期讲解老年患者血管解剖特点与穿刺技巧,要求护理人员加强自身学习;加强药品知识讲座的开展,使护理人员充分掌握药物外渗的危害性与可能承担的护理纠纷,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感。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静脉炎、液体外渗以及回血致堵。
(2)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量表评价,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范围在60-80分左右为基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与基本满意总和,除以总例数,最后乘以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使用t、X2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
护理后,试验组总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P<0.05,如下表。
3 讨论
静脉输液作为临床常用一种治疗方式,具有药物输注后起效快以及疗效显著等特点,对患者疾病康复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静脉输液属于侵入性操作,再加上老年患者存在机体功能衰退、血管弹性较差等问题,使得针刺过程中容易出现创伤以及药物作用引的静脉炎等不良事件发生。此外,除了老年患者本身存在的因素之外,药品因素、管理因素以及护理人员等因素均是造成静脉输液不良事件情况发生的因素。其中一些药品在外包装上有着相似之处,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使用的情况,再加上临床联合用药的情况较多,增加了药物匹配禁忌的情况,而且一些抗生素药物是在溶解之后会逐渐出现颜色变化,如果不及时处理,易发生不良事件。通过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护理后试验组静脉炎、液体外渗以及回血致堵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比对照组更低(P<0.05);护理后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更高(P<0.05)。由以上结果可以表明,对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实施此种护理干预手段有着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护理管理干预在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有着显著应用价值,可进一步降低不良事件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程度与护理质量,适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陆晶晶,赖伟文.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4):2595-2596.
[2]王晶晶,王燕慧,李钰珊,李函昱.循证护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脉输液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4):2185-2188.
[3]张方.全程优质护理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护理中的应用意义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8):185-187.